东湖评论 > 社会

更多

要及时平抚遇难学生家长的悲愤情绪

发布时间: 2008-06-21 16:11   来源:    进入电子报
  巨震来了,震区的很多教学楼轰然倒塌,正在教室里上课的孩子们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应对准备,就被无情地埋进了废墟。学生遇难后,家长们表现出强烈的悲愤情绪,这完全可以理解,但这种情绪不能长期积累,帮助平抚家长们的悲愤情绪,做好遇难学生家长们的心理辅导,应该成为现阶段灾区重建的一个重要工作来抓。
  找出学生家长们的悲愤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目前,家长们愤怒的焦点直指学校教学楼的建筑质量问题,认为不符合抗震标准的教学楼是夺去孩子生命的直接原因,应该让承建这些教学楼的建筑商们为死去的孩子负责。其实,有关灾区建筑质量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务院颁布的《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第76条已明确提出,对工程质量有问题的相关责任人要追究责任。但灾后重建面临大量的工作要做,调查评估也需要一个过程,而有些学生家长误以为这些问题还没有引起领导们足够重视,只有大吵大闹才能引起领导注意、问题才能解决,致使这种悲愤情绪不断蔓延,已经开始影响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和灾区重建的其他工作。
  这种情绪的出现,绝非偶然,我们应该提供给遇难学生家长们一个表达情绪的通道,让他们相信我们在关心他们,我们也要充分信任他们,他们中的一些人难免会受到个别情绪过激的人的煽动、挑拨,发现后,应及时加以引导,相信他们一定会以国家大局为重,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形象、搞好生产自救。因为灾区人民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精神和互助互爱美德,已到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赞赏。
  但是我们不能任由悲愤情绪的不断蔓延、发展,灾区的领导干部一定要以灾民为中心,逐步做好遇难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
  首先,灾区的领导干部要正视这种悲愤情绪,要及时回应不同声音,要耐心做好抚慰家长情绪的长期工作,继续做好遇难学生家长的心理援助。家长们可能在短时间内还无法从丧子之痛的阴影中走出来,但如果他们能够不断得到外界的鼓励和安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悲愤情绪就会转化为战胜困难的勇气。其次,要积极应对家长们的合理要求。如果家长们的索赔有理有据,就应该依据相关法律和政策,予以赔付,这是解决他们今后生活和精神慰籍的有效方法。最后,对于工程质量的调查评估结果,应及时公布,并根据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对建筑质量确有问题的相关责任人予以惩处,这也是失去孩子的家长们和全国人民的心愿。
  失去孩子的家长们,你们一定要坚强起来,不要让你们的悲愤情绪影响到救灾工作和正常生产,请相信党和政府,事情很快会有一个圆满的结果。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国杰(江西 大学生)
(本文来源: 编辑:余宽宏)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