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话题往往涉及时事热点,但是写评论的人却常常是孤独的。文字要一篇一篇地写,默默地写下去,充满自信地写下去。这条路可能很漫长,有的时候你几乎看不到什么成绩和成果,但是只要有一步坚持,就会有一步收获。
写评论,可能也是小众化的东西,指望写一篇就成一篇,哪有那么容易?这条路注定是缺少鲜花和掌声的。可是你看看那些充满掌声和鲜花的场合,究竟又能热闹多久?我们每每会陷入沉思和纠结,这是每个成功的书写者的必经之路。不能尝试说服自己,不能正视这种纠结,总是拿出想当然的结论,总是想着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体现不出一个人是动用了脑细胞在写字。
写作中的孤独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思考。我们立足的这个现实社会,现实的工作岗位,现实的学习环境,和我们努力的目标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距离、怎样的问题以及怎样的矛盾?探讨这些,就需要引发写作者的独立思考。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忍受孤独,都能做到这种独立性思考。可是,好的评论往往是充满个体独立思考的个性化意见,而不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浅尝辄止。
其实,我们当中的有些写手已经具备了这种宝贵的潜质,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但是这种思考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还得接地气。有了灵感还得马上动笔,日积月累,你的观点、你的文章才会慢慢引起别人的重视。
文章不厌百回改。我自己写了一些东西,同时改别人的稿子也有不少。帮大家改稿,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现在很多人不喜欢改稿,甚至连自己写的稿子都不想改,其实这就错过了大好的学习机会。对我自己来说,当网络编辑必须改稿,改消息、改评论、改通讯稿,反复地改。这就逼着我首先弄懂你想表达什么,然后合理地组织文字,重复的内容整合、删到最简,不准确的语句力求词能达意,这是这个岗位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
反之,如果一个写手缺少这样的经历,没有养成改稿的习惯,总是习惯从作者的角度去看自己的作品:写出来的东西就像自己生下的孩子,怎么看怎么顺眼,挑不出毛病来,或者压根也不想挑毛病,那么我们的写作还怎么进步呢?
因为我们的稿子是要发在互联网上的,上了网的东西人人都能看得见,我们的稿子质量就代表着我们的形象。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得不从一名读者的角度来审视我们自己的作品:从谋篇布局到详略处置,从新闻由头到观点表达,乃至分析的各种角度和细节,你不能让读者随便一看就能将你驳倒。我写的东西一开始也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低级错误,错得多了,领导同事会提醒,读者帮助得也多,这对写作上更加严谨是有帮助的。
所以,我的主张是对自己写的稿子至少通读三遍:从作者的角度读一遍,改得让自己满意;从读者的角度读一遍,改得让读者挑不出毛病;从编辑的角度审视一遍,改得能让编辑眼前一亮。我想写任何文字都是这样,勤动笔、勤修改,有了想法写进去、融进去,一篇文章的附加值也会随之提高,这样的稿件才能够出新、出彩、引发共鸣。
稿源:荆楚网
作者:胡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