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联系我们

让评论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7日17:24 来源:

6月15日,碧桂园杯第四届大学生评论大赛决赛在武汉大学举行,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0所高校的20名选手洞察现实,铁肩担道义,妙口著文章。经过三轮激烈的唇枪舌战,来自武汉大学的林彦妍夺得冠军,获评“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称号。(6月15日湖北日报网)

从四月到六月,从1000多篇作品到20位参赛选手,由碧桂园赞助的第四届大学生评论大赛陪伴参赛的选手走过了春夏之交,也见证了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轨迹。回顾比赛现场,两个小时高“言”值的比拼背后是两个月的准备,是两年甚至长更久的专业熏陶,是成长至今五分之一个世纪的知识积累。

第一环节的自我介绍就像平地惊雷,大家以梦为马,以笔为戈,以评论吞吐心中豪情万丈:“论如析薪,则能破理”“以文载道,允执阙中”“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铁肩妙笔,好问感言”……锋芒万丈的出场,像是天南地北的剑客初逢,彼此陌生,却忍不住彼此打量;彼此警惕,更止不住彼此欣赏。

而第二环节的小组讨论就像一场别开新面的相识,收起了“亮剑”的气势,互相伸出了交流的触角。在这个环节,我们各抒己见,让真理在言论的市场中越辨越明;我们针锋相对地质疑,体现了逻辑会在在讨论中越来越严密;我们和风细雨地交流,体现了团队作业中合作比竞争更有效率。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我看到了思想碰撞后的花火,还真切地感受到了评论的魅力:在相互的启发和提点中,五分钟的即兴发言,竟可以爆发出自己意想不到的密集能量,这是言语的魔力,更是思考和交流的魔力。

最后一个环节的自由评论就像一场没有配乐的独舞,针对时事热点迅速组织语言,表明观点,这是对“内力”的考验。可经历了针锋相对和团结协作,评论之于选手,意义已不止乎“比武”。从针砭时弊的“论剑”到春风化雨的“舞剑”,我们学会了享受这个舞台,享受追逐热点中的冷思考过程。因为在评论中,我们因为敢想敢言,敢问敢说而变成“清澈见底”的自己。更重要的是,随着比赛的进程,也许我们已从初见时的“剑客”变成了“侠客”,不仅在切磋中“砥砺磨剑”,受益匪浅,还在相处中肝胆相照,收获了“江湖情义”。

第四届评论大赛在激情和友情中落下了帷幕,但我们都默契地没有说再见,因为我们知道,比赛的结束亦是生活新的开始,今天离开是为了明日更好的归来。我们已把评论作为我们参与和热爱世界的方式,为明年续一个“再会”的约定。

就像评论大赛带给参赛选手的成长不是三言两语能表达的,评论大赛对更多当代大学生的意义,也不是通过远观可以体会的。除了到跳到水里,我们还能以什么方式学会游泳呢?除了倾听和表达,我们还能以什么方式参与世界呢?当“迷茫”和“丧”成为时代的关键词,我想更多的大学生们可以把评论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在日常中保持思想的弹性,“像炭火上的一滴糖,永远滋滋的响”,因为众声喧哗,在评论里我们反而可以通过思考找回自己,通过沟通连接别人,通过表达影响世人。


【责任编辑:杨虹磊】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