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奋斗,不青春”,12月18日,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总决赛在武汉圆满落幕,大学生们通过评论大赛这个平台获得成长,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评论大赛是有形的擂台,大学的评论课堂则是无形的教学训练场。
“习作20篇,至少发表2篇网络或报刊评论作品;分组做《新闻声报》和评论电视《新闻讲场》;此外,还要进行诗词新闻的写作,根据新闻事件,尝试用传统诗词写诗体评论。” 这是新学期伊始,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明对其所负责的2018级本科生新闻评论课所进行的改革。 对于新学期的教学改革,学生们纷纷表示作业有点超出他们的预期,但是大家都明白,克服了这些困难,每个人的专业能力应该会有很大提升。
刘海明教授认为,新闻传播的课程,都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他将自己的新闻实践教学的理念最终落脚在联通的“通”上,所谓“通”就是将理论与实践联通,把媒体的边界打开,把纸媒、网媒、广电媒体的墙推翻,创新实践教学。
“融通”——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新闻评论课的教学目标,追求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表达思想的能力。如何将这看似简单的三句话落实到位,刘海明教授有他独到的见解,“评论课的实践指向显著,对概念和理论知识把握得再好,最终也要通过评论写作实践来检验。就好比考驾照的理论学习与上车训练一样,理论知识考满分,并不不等于你就会开车或者说开好了车。所以,重庆大学新闻评论课的教学定位是实践驱动型的,让社会评价来检验我们的教学质量,这个检验标准就是学生能不能写出来心无旁骛的作品,他们的作品能不能发表,能发表才是最好的社会认可。”
近年来,全国大学生新闻评论大赛的种类在增加,这给大学生们参加竞争提供了更多的平台。通过这样的大赛,让学生到评论实践的“海洋”里“冲浪”,在大赛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最终也证明自己的水平和能力。
17级本科生杨元瑞表示,“评论大赛是一次很好的交流学习,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在课程的习作要求外,评论大赛为各个高校的学子搭建了彼此“切磋”的擂台,让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除此之外,在评论大赛中可以听到不同人群的声音,而且这不同于网络上的“众声喧哗”,大家都坚持用理性与逻辑对话,是真正的可听的“言之有物”,在比赛过程中阅读其他参赛选手的作品也让我收获颇丰。” 一学期发表46篇评论的16级本科生刘通也认为,“评论大赛是有利于初学者快速起步和成长的好机会,通过评论大赛一是获得了写作评论的极大兴趣和极大信心,看到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能够提高自己的效能感;二是获得了一些发表作品的途径,也能逐渐积累一些比较好的代表性作品;三还能结识一批同龄的写作者,共同切磋,共同交流。”
“打通”——教学形式与学生技能被“打通”
刘海明将评论大赛视作“第二课堂”,在教室这个课堂上,老师好比教练,教给学生基本的评论写作知识;而评论大赛则是第二课堂,通过比赛让学生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尽快改变自己。他还特别指出,“在这方面,荆楚网的评论编辑们做得很好,他们深入我们的课程群,经常跟学生主动沟通,成为我们的编外老师。这种媒体提前介入评论教学的做法,使学生受益颇多。”
除了发表评论,学生们还需要分组完成制作《新闻声报》和评论电视《新闻讲场》,并尝试根据新闻事件,进行诗词新闻的写作,用传统诗词写诗体评论。学生们需要根据这所学知识,办一份有自己特色的“报纸”和“电视新闻栏目”,学生不但要搜集案例素材、用理论知识分析,还用新闻的形式,创新思考如何更好的呈现给读者与观众。
关于为什么要坚持如此严格的标准,刘海明表示,“作品是行走社会最好的通行证,也是认识社会的试验场。一纸文凭,只在求职时有用,而一项技能,则是未来养家糊口的本领,这就是评论写作的价值所在。”为了帮助学生完成发表任务,刘海明扮演了“导游”的角色,给学生讲投稿的媒体和投稿的技巧。旨在通过这样的帮扶,使学生逐渐独立去写作、投稿和参赛。
新闻评论课还被刘海明搬上了互联网,他认为“大学课堂的任务不在于传授理论知识,而在于如何在知识界和业界搭起一座桥梁,实践教学的使命就在于搭建这样一座桥梁。”
作者:陈佳茜
单位:重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