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湖北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浙江“千万工程”重要批示精神,研究部署湖北贯彻落实工作。湖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着新追求,特别是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乡交融的不断深化,农村群众对现代生活和人居环境有了新的更高要求。湖北积极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取得丰硕的成果。但是我们更要清醒意识到,只有进一步谋深思路、谋新模式、谋实规划、补齐短板、拉长优势,才能继续做到速度快人一步、质量高人一筹,才能继续走在前列。
早在2019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对标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出台了《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决定》,要求重点实施五大任务,坚决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整治人居环境是五项重点任务的第二项,提出了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开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开展村庄绿化、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升村容村貌水平等6个方面的具体任务,由表及里、标本兼治,有效治理农村环境。这一决定的实施让群众感触最深的就是村容村貌水平明显提升。但是,在学习贯彻“千万工程”经验中还是要认真剖析,对症下药,既要立足于“治标”,更要着眼于“治本”,循序渐进,综合施策。
算好“经济账”。加大村容村貌建设各个过程都需要资金投入,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引导、市场支持、群众参与”的资金投入渠道,引入市场主体,拓宽资金来源,开拓创新、开源节流。同时学会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在村容村落建设过程中,逐步解决资金匮乏、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以武穴市美丽乡村建设样板镇大法寺为例,大法寺镇的村庄村貌建设自2012年起,每年重点推进几个村,每村每年重点整治几个垸,常抓不懈,有序推进,基本实现由镇区到村落、由个别垸场到整村推进、由“七个一”建设标准”到“十个一”建设标准的过渡。
打好“强心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建立、完善、建强基层党组织,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譬如,咸宁开展“红色根须”工程强化组织堡垒,提升干部队伍战斗力,要加强团结,让基层干部拧成一股绳,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通过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雄心和信心。成立乡贤理事会和村湾理事会,激发广大群众“主人翁”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让群众代表做成员,做村级发展的顾问,做村级工作的“拥护者”和“润滑剂”。以湖北武穴余川镇邢山村为例,通过实行 “三带一借”工作法(干部带任务、组织带党员、党员带群众、巧借政策东风),完成由库区贫困山村到景区美丽乡村的过渡。
绘好“规划图”。规划设计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村容村貌建设的规划设计既要尊重湖北自然、经济等客观规律,又要开拓创新,有前瞻性,以点带面、协同发展,同时还要灵活多变,有特色有亮点,不能简单地“一刀切”。通城县内冲村位于湘鄂两省交界的药姑山南端,曾是瑶族先民的“聚居地”,是湖北唯一的瑶族村寨,2016年被纳入第四批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名录。2018年,咸宁市规划设计院、湖南一设计公司联合入村设计,重点挖掘古瑶文化,将村湾打造成观自然景、赏民俗情的特色景点。通过整体设计,瑶族古屋被改造成文化陈列馆,馆内瑶民变迁、瑶族图腾、垒石文化等一一陈列。内冲村位于东冲水库库尾,村口一片低洼水域,因地制宜建成湿地公园。村庄建设需搬迁的村民,房屋也依溪而建,打造成瑶乡古街。
建好“后勤部”。“守业更比创业难”。村容村貌建设的成果来之不易,但不加强管理的话,很容易功亏一篑,“一夜回到解放前”。而村容村貌的管理是全方位的,既要有村规民约的约束,也要有保洁管护的制度,同时还要有专门的人员投入,甚至还要有市场化的操作。湖北省钟祥市建立健全“收集网、运输网、处置网”,锁定源头管理、紧抓过程控制、落实末端治理,建立“户投放、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全市乡镇、场库区生活垃圾由市环卫部门负责转运到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处理。按照“户有桶(篓)子、联户有箱子、组有池子、村有转运车子、镇有中转场子”的要求,配齐收运设施设备。
找好“设计师”。对于民生工程的建设,群众才是最好的“设计师”。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善于调研,多走访,多座谈,充分了解民情民意,做“群众智慧的搬运工”。同时抓好关键人,充分听取党员干部、基层“两代表一委员”的真知灼见。在黄冈市红安县柏林寺村,政府部门从由原来的“决策者”变为“辅导员”,规划师从“专家”变为“参谋”,村民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形成政府、社会、村民协商共治的局面。针对人口严重老龄化情况,住建部定点帮扶规划团队探索村庄适老化设计,在村委、理事会商议下,村内成立了公共设施管理与关爱老人小组,规划团队协助村民改造了村史馆并在功能上向老年人倾斜,村史馆增加专人管理的老年活动室和亲人视频见面角,便于老人和子女在网上联系,村内还建设了老年共享食堂,计划面向全村所有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提供敬老餐,村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今年是“千万工程”实施二十周年。“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03年6月5日在浙江启动。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在全国推广。二十年来,“千万工程”取得了具有历史性、开拓性、引领性的巨大成就,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改变了亿万农民面貌。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之际,将“千万工程”经验作为学习案例教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领会蕴含其中的思想理念,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找到找准“三农”工作的切入点,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胡秉昶(通山县通羊镇)
责编:刘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