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民生活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部署。高标准农田建设旨在通过制定和实施高农田建设标准,提升农田的耕种水平和产能,确保我们的农业生产能更好地应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和挑战。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早在2005年左右,当时有一些产粮大省就搞过“沃土工程”,这是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前身。到了201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2016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提到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已经超过10亿亩,占我国耕地面积的比重已经超过50%。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中部粮仓,湖北省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其列为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行动”之一,连续两年建设任务超400万亩。截至2022年底,湖北省已经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333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74%,占耕地的61%。
以湖北团风为例,该县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全国18亿亩基本农田这项任务,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紧跟政策要求,该县将“技术+管理+实施”新模式、科学合理地将地力提升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范围。《2022年黄冈市团风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土壤改良工程)》总设计总面积3910亩,总投资157.89万元,覆盖团风县巴河、杜皮、举水河、贾庙等4个片区。该项目通过系统性进行沙(黏)质土壤治理、污染土壤修复、土壤酸碱调理、地力培肥等综合性农艺和生物措施,积极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合理调节土壤中营养结构,实现农产品生产和土壤地力双提升。项目实施后区域内的耕地地力平均提升了0.5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升了10%,此举是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次积极探索,是站在社会发展的全局对于土壤保护的重视和对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坚持。
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贯彻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也是保障国家食品安全的具体实践。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地力提升有效结合能够显著提高农田的产能和农作物的产量,这将愈加有利于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业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一方面,它有助于进一步解决农民工作生活的问题,如土地问题,环境问题等,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另一方面,该项目具有示范推广价值,能够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倡导绿色环保,加强土壤保护并提高土壤质量。
总的来说,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地力提升措施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农业、土壤保护的重视,是精准扶贫、农业现代化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具有深远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西强(湖北武汉)
责编: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