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期间,宜昌“两坝一峡”游船(含长江夜游)合计接待游客7.66万人次,同比增长9%。高品质特色酒店、民宿市场火爆,多家酒店入住率达到100%,超30家精品民宿假期满客。夜间经济,已然成为提振宜昌消费、推动宜昌经济的新引擎。
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间经济的繁荣程度是一座城市经济便利度和活跃度的晴雨表。近期,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宜昌市促进夜间经济发展若干措施》,通过大力奖补夜间餐饮、购物、娱乐、旅游等夜间消费活动,进一步加快宜昌夜间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是拥抱时代变化,激发潜能消费的应有之义,也是现代城市发展运营的必要选择。推动城市夜间经济提质增效,让夜间经济绽放光彩,需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把群众生活“乐”起来、商圈人气“聚”起来、夜间消费“火”起来。
增强“夜态”与“业态”的辨识度。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夜,每个城市的夜也因不同的“业态”而独树一帜。发展城市夜间经济,需打造独具辨识度的“夜态”名片,构建有特色、有活力的新“业态”。近年来,宜昌市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底蕴,倾心打造全国首部三峡主题夜间消费大戏——《三峡盛典》,让众多游客在与“屈原”“昭君”等角色人物的交流互动中,沉浸式感受三峡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新颖、特色、细分,成为夜间经济打开流量密码的钥匙。
提高“流量”与“留量”的转化度。夜间经济价值远不止吃喝玩乐这么简单,更大的意义在于带来舒适的生活氛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让城市释放出强大的人才“磁铁”效应。如何把“流量”转化为“留量”,让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共同发展?主打的还是提供情绪价值,用真诚打动人心,以同频共振共情。以甘肃天水麻辣烫出圈为例,面对巨大的流量和关注,当地政府和民众开启“宠粉”模式,用暖心与暖胃的方式给游客提供情绪价值,让人有种来了,便不愿离开的感觉。
把控“放手”与“收手”的张弛度。夜间经济不仅是一道经济课题,也是一道治理考题。要想推动夜间经济提质增效,守护好这份“烟火气”,需下足精细化管理绣花功夫。一方面要学会“放手”,商圈、饭店能否延迟打烊时间?能否提供更多免费停车位?这些问题都需全盘考虑,秉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推动夜间经济人性化管理。另一方面要注意“收手”,对于占道经营、噪音扰民、垃圾乱放、安全风险等问题,要守牢管理底线,坚持适度开发原则,让夜间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推动城市夜间经济提质增效,需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消费者参与,打造更加完善的夜间经济生态系统。期待越来越多的城市点燃“夜经济”,让“烟火气”给城市披上一件黄金霓裳。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曹振乾(“宜人天空”网评团队)
责编:杨虹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