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在社科普及中汇聚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强大精神动力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7日20:22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肩负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首要政治任务,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当前我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和对湖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要坚定理想信念,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系省之大计,坚持用人民的语言讲好人民的理论,努力将其转化为大众的能力、素养、道德和信念,汇聚起“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美好蓝图的强大精神动力。

做好社科普及工作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要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主题,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主线,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出政治领悟、学来深厚感情、学到干事本领。社科工作者要结合当前我省中心工作,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心系“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民之要事”,把社科普及同国家大政方针、地方实践、基层探索与群众生活相结合,把握人民群众思想脉搏,用情用心用力,把社科知识融入百姓身边事、群众关心事,以小切口展现大时代,坚持“故事开篇、道理跟进、价值在场、情感共鸣”,说“带土味”“冒热气”的群众语言,讲好热辣滚烫的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做好社科普及工作需要创新形式载体。新时代社科普及工作要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就必须要坚持守正创新。作为社科大省,近年来湖北充分发挥“两团多队”“荆楚社科讲坛”“社科专家返乡宣讲”“社科飞燕”“是这个理”“大学之道”“文安荆楚”等阵地和宣传矩阵的作用,把高深的理论转化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科常识。用专家视角讲出老百姓的心里话,讲懂新时代的大道理,也讲清楚了我们应该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取得了较好成效。未来我们还要充分运用“社科+大屏+小屏+VR”融合创新模式,继续做好“微宣讲”“云宣讲”和“云直播”,推动社科普及信息化和数智化,实现社科知识的多端输出,注重传统媒体的传播和社交媒体的互动实现社科普及的精准推送。积极探索文艺“搭台”、社科“唱戏”,运用湖北地方戏曲、红色歌曲等老百姓易于接受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传播社科知识,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将社科普及的场所搬到田间地头、社区里弄、城市广场,运用座谈会、田埂会和订单式送讲上门等形式,对基层干部、人民群众进行宣讲,让社科普及更加接地气,聚人气。

做好社科普及需要建强工作队伍。社科普及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既懂社科又会普及的复合型人才。在推进社科普及工作中,建设一支品德好、专业精、水平高的工作队伍至关重要。这要求我们不仅要选拔具备深厚社科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还要注重团队的多元化和创新能力。通过加强专业培训、实践锻炼和团队合作,不断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同时,要激发队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在工作中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造出一支既专业又富有活力的社科普及工作队伍,为推动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作出更大贡献。

传播好党的创新理论、普及社科知识,让社科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是一项系统性全面性前瞻性长期性的民生工程,需要厚植为民情怀,保持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和善作善成的坚定决心。我们要把社科普及工作作为担当使命任务、推动社科事业繁荣、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让党的创新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深入人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新期待,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中体现社科担当、贡献社科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代保平(“文安评”网评团队、湖北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编:沈素芬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