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为劳动者撑起“安薪伞”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30日09:40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华全国总工会聚焦充分发挥行政检察监督职能助力根治欠薪,联合发布一批典型案例,旨在落实根治欠薪专项行动部署和“一函两书”制度,依法推进拖欠劳动者工资问题解决。工资是广大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物质基础。保障劳动者工资报酬权益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广大劳动者是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生力军,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9753万人,比上年增加191万人,增长0.6%。切实保障这一庞大群体的劳动报酬权益,不仅关乎千万家庭冷暖,也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

近些年,针对农民工讨薪难、维权难的问题,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规定来保护农民工群体的合法权益。从第一部为保障农民工群体权益制定的专门法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正式公布,到《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规定》出台,再到《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发布,不断健全了农民工维权途径和法律依据,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得到持续完善。一些地方主动对外公布省市县三级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地址及电话,并在重要节假日前实行举报电话24小时值班制,既畅通了劳动者投诉、举报渠道,也给用工企业敲响了“不能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警钟。经过从上到下的重拳治理,农民工欠薪率、欠薪额在下降,矛盾也得到一定缓和,根治欠薪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治理欠薪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多措并举、久久为功。在织密筑牢法治保障网的同时,还要加大排查整治力度。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闭环,探索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阶段性升级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对农民工工资发放的全流程实行线上监管、动态监控、实时预警,对欠薪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推动监控预警由“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另一方面,要深化部门联动、齐抓共管机制,紧盯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加强日常排查,摸清欠薪底数,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达到警示一批、震慑一片的社会效果。在传统讨薪高峰时间,要强化欠薪集中整治力度,扎实开展“春夏秋冬”一季一主题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如“春季护薪”“冬季攻坚”等,变被动“清欠”为主动“防欠”。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生活困难农民工的兜底保障,加大农民工就业帮扶,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劳有所得是共识,也是底线。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各地方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扎实推进欠薪整治专项行动,积极构建“不能欠、不敢欠、不想欠”工作格局,让广大农民工兄弟足额拿到劳动所得,切实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邦佳(武汉市江夏区劳动监察大队)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