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以“路”为笔,绘就美好生活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5日11:04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要想富,先修路”既是对修路实践的认可,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县30年来,孝昌县主动作为、攻坚克难,推进公路交通大建设、快发展,公路由线成网、由通向畅、由路生景,以路为笔,绘就了一幅群众幸福、产业兴旺、文旅繁荣的美好生活新画卷, 先后摘下“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乡镇等多项荣誉。

建好“便民路”,提升幸福指数。从以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的土路到现在“出行畅通、省时省力”的沥青路,从以前“县内交通靠走”到现在“辐射乡镇的‘半小时交通圈’”。孝昌县不等不靠,整合资源,相继完成了道路新建、公路提档升级、危桥改造等工程,同时健全城乡客运服务网络体系,科学规划农村客运站点、沿途停靠点,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每年投入至少1000万元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及波形护栏、错车道、标识标牌、应急避险车道等安防设施建设,不仅满足了出行需求,也保障了出行安全,大大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铺就“产业路”,助力乡村振兴。孝昌县聚焦产业发展需要,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档升级农村公路800公里,建成“四好农村路”300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200公里。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成县级配送中心1个、镇级综合服务站12个、村级服务点150个,疏通农村产业发展的毛细血管网。以交通带动流通,以流通带活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观音湖的板栗、小悟的茶叶、周巷的苗木、丰山的林果、邹岗的太子米等本土农特产品,破除“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窘境,畅销全国,实现年产值60余亿元,鼓足了群众的“钱袋子”,带动了沿线和美乡村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创建,为乡村振兴赋能提速。

打造“文旅路”,推动多元发展。孝昌县突出文化、旅游等主题,将“路”与本土自然景观结合,打造田堂村骑行运动旅游、观音湖乡村休闲旅游等“路长制”示范线13条,建成小观线、观双线、丰邹线等旅游路300余公里,王店磨山、小悟田堂、小河明清古街等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将“路”与乡风文明治理结合,用好孝道文化资源,打造以“孝德、孝廉、孝义、孝行、孝心”为主题的农村公路文化,传播“美丽孝道、孝道昌隆”的理念。将“路”与革命历史结合,观新线连接刘震革命历史纪念馆、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等革命遗址,让孝昌红色文化传播的更广更远。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提高治理能力,实施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服务保障。孝昌县将进一步完善县域路网结构,优化升级公路基础设施,推动交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实现“绿色崛起、山区强县”目标注入新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作出新贡献。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卢磊(孝昌县委宣传部)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