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3日14:21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中央社会工作部在广东广州市召开全国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工作部署推进会,提出要把社区作为志愿服务的主阵地、主场景,与基层治理、百姓生活深度融合,方便群众就近参与志愿服务。此次会议旨在部署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推动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个切合实际、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是一切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在支持志愿服务方面,国家出台了不少政策。如,2021年12月,中央文明办、民政部、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2022年4月,中央文明办、文旅部印发《2022年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工作方案》;2024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这是系统部署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第一份中央文件,对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促进志愿服务事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文件都是国家在制度化层面大力支持志愿服务发展的具体表现。

志愿服务,是一种传递崇高精神追求和塑造良好社会风尚的向善之举。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和《志愿服务条例》的实施,我国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壮大。2024年3月,《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2—2023)》显示,我国注册志愿者已达2.32亿,组建了135万支志愿服务队伍,实施了文明实践、阳光助残、环境保护、为老服务等多主题的1127万个志愿服务项目。由此可见,在我国雷锋精神代代传承、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志愿服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需要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永远“热辣滚烫”。劲牌有限公司“劲心劲力”志愿服务队,常态开展“健康服务进社区(村)”、志愿环保、义务献血、阳光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爱鸟护鸟的电网人”郑青松、“坚持社区志愿服务十多年如一日”的王兰花、“以爱心点亮文明之光”的尼玛次仁、“我是青年我先来”的梁修飞、“志愿服务累计超六万小时”的超级义工邹德凤等,他们身上闪烁着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道德光辉,又具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时代光辉,宛然一道正义之光照耀中国大地。

做一次志愿服务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志愿服务。当前,我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基层社会治理越来越精细,志愿服务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志愿者们大都来自基层一线,从事各行各业,能够最大程度倾听广大群众的意见诉求,工作也更容易得到大家的支持和理解,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思想引领、道德弘扬、纠纷化解、民生服务等多项功能,是政府和群众的“黏合剂”“连心桥”。因此,必须加大力度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最大程度绘就志愿服务“同心圆”。

据悉,志愿服务工作下一步将加强党建引领,把党员志愿者作为志愿服务队伍的骨干力量,确保正确发展方向。我们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奋力续写中国志愿者事业的精彩华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吕义兴(省社科联“文安平”网评团队成员)

责编:沈素芬

【责任编辑: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