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父亲,孩子心灵的重要守护者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7日11:29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在这一天,许多孩子会送上美好祝福,以此向父亲表达爱意。父爱是一片汪洋的大海,浓郁而深远。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往往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品格培养、智力发展、社会心理以及坚强、自立、勇敢等性格的确立上,这是在家庭教育中母亲所不能替代的。

现实社会家庭中,一般是男主外、女主内,爸爸经常不在家,忙着在外面奔波,妈妈一个人带孩子,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只跟妈妈打交道,往往缺少父爱,所以跟妈妈之间形成“封闭的二人关系”,相互之间界限不清,互相控制,纠缠不清,不利于孩子个体化、社会化的形成。或者即使爸爸经常在家,如果性格温顺,缺乏阳刚,在孩子眼里没有任何威严和地位,在这样家庭里长大的男孩,不会去认同父亲,而是去认同母亲,个性会出现“女性化”倾向,同样在这样家庭里长大的女孩,会对男人失去信心,认同妈妈,将来变成女强人,贬低男人,终生不嫁,痛苦地感慨“天下无男人”。

父亲的陪伴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石。他的参与能让孩子感受到完整的家庭关爱,这种关爱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孩子内心的每一个角落。譬如,父亲的陪伴,可以扩大孩子的认知度,促进孩子探索在妈妈之外的更广阔的外部空间。因为妈妈是“以孩子为中心”,爸爸却代表着社会规则,让孩子学习和适应“以社会他人为中心”,当孩子遇到挫折或困难时,妈妈总是“共情”“接纳”“无条件积极关注”“及时响应”孩子,这有利于孩子形成“幸福感”“对他人的基本信任”“自信”“自尊”等心理品质。但是爸爸对孩子的爱,往往是“有条件的”,代表着社会他人,当孩子的行为符合社会他人的要求时,爸爸就给予鼓励和奖励,这样会促进孩子在母爱的基础上,在自我中心的同时,去学会扮演妈妈的角色,共情他人,学会对他人的尊重,适应社会,在尊重自己的同时,尊重他人,最终形成“人人平等”的行为价值观。

所以爸爸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起到“中继站”的作用。如果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爸爸“中继站”作用,让孩子离开妈妈,直接跟社会他人打交道,这对于孩子来说,难度会高一些,遇到的困难也会多一些。形象的比喻,妈妈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级助推火箭”,爸爸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二级助推火箭”,当妈妈推送孩子成长到一定程度时,第一级助推火箭要及时脱落,第二级助推火箭要及时点火,接管过来,即时把孩子推进到更高的高度。

此外,父亲是孩子心中力量与勇气的象征。当孩子面临困扰和挫折时,父亲坚实的肩膀和坚定的支持能给予他们莫大的安全感。他能够以自身的阅历和智慧,为孩子提供独特的视角和建议,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问题、应对挑战,让孩子明白困难并不可怕,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父亲的榜样力量不容小觑。他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面对困难时的不屈精神,都会影响着孩子,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孩子会从父亲身上汲取力量,学会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同时,父亲更是孩子情绪的重要引导者。他能够以理性和冷静,帮助孩子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教导他们如何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和释放情感,避免情绪的过度积压和不良爆发。

父亲是孩子人生的导师,是孩子心灵旅程中的灯塔,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守护着他们心灵的健康与安宁。无论工作多忙,父亲应该尽量抽出时间多陪伴孩子及爱人身边,孩子们的幸福感就会增强,为他们自信心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助于他们未来学习、工作、生活朝着向上的方向发展。同样,父亲在陪伴孩子的时光里也会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人,而不是只会工作的机器。相伴相随,幸福就在身边。让我们重视父亲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虎(“清江剑”网评团队)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