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一家长在其儿子高考结束后拆除他房间长达六年的监控”一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部分网友认为这种行为没有给予孩子应有的尊重,会让其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产生质疑,然而,也有网友认为孩子自控力差,面对手机、电脑、游戏等诱惑,有必要对孩子进行一定的监管。这看似只是一个家庭的个别举动,却折射出当下孩子教育方式中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安装监控这一行为,家长或许认为是对孩子有效管理和监督的一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它的确有助于掌握孩子动向、实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方式背后隐藏着的是家长对孩子自主性的忽视和隐私权的侵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自由去探索、去试错。孩子也需要锻炼自主性,和安排自己学习时间的能力。过度的监控无疑会扰乱他们的规划安排,束缚他们的个性发展,更有甚者会让孩子心生反感进而产生叛逆心理。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监督和管控,不是把孩子束缚在所谓“好孩子”的标准里,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更应该是引导和信任。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家长首先要能够学会“放手”,应当尊重孩子的个性并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和理解。六年的监控,看似是对孩子学习、成长的全程把控,实则可能让孩子长期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状态。这可能会导致孩子缺乏自信,难以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家长的教育方式也需与时俱进,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调整,做到因材施教。在当今时代,孩子面临着更多的信息和选择,靠监督和控制显然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家长也应该与时俱进,了解新生事物,有效陪伴孩子,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在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感受的基础上,通过平等的对话让孩子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
除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也对孩子成长成才至关重要。不仅仅因为学校是教书育人、传道受业解惑的地方,更因为他们是思想引领的重中之重,他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拥有自主学习探索知识的能力;他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道数学题,而是不论这道数学题对不对,你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他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是通过学习拥有完美、健全的人格拥抱任何一种命运。与其说学习教的是知识,不如说学校教的是一种态度,一种与自己、与社会、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的态度。
我们应该正视的不是房间的监控、家长的掌控、学校的监督,而是正视孩子的内心,正视他们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帮助他们找到途径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当然,同时也要教会他们接纳自己,在理想、信念、现实中学会自洽,让他们能够自信、从容地去迎接属于自己的未来。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唐雨晨(宜昌当阳)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