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文化是浪漫悠长的诗,那么旅行就是梦想中的远方,文旅融合便是“诗和远方”的双向奔赴。今年以来,泉州簪花非遗文化在春节期间吸引各地游客,湖北屈子遗风在端午节气创造出游高峰。当前,旅游消费正经历深刻变革,旅游方式逐渐从传统的景点观光,转向休闲度假与深度体验。暑期旅游旺季即将拉开序幕,多地旅游订单增长显著,旅游市场迎来出行热潮,中国旅游经济正以超出预期的速度重振并进一步走向繁荣,未来文化和旅游要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融合发展,推动旅游发展创新升级。
以文塑旅。旅游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跨越,更是文化体验的追寻。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符号,如建筑风格、传统习俗、民间艺术等,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游客在旅行中,通过参观古迹、体验民俗、品尝美食等方式,深入了解当地文化,从而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人生体验。获评2024广西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十佳案例的三江侗族自治县,就是依托优质生态和民族文化两大优势,推动文旅融合,活化非遗资源,建立了木构建筑、侗画、侗绣等一批非遗产业基地,依托侗族村落原生态自然环境及侗族文化资源,聚力打造中国程阳八寨、高友侗寨等乡村旅游品牌。
以旅彰文。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旅游已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游客在旅行中,不仅将当地文化带到异地,同时也将异地文化带回本地,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这种文化交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推动了文化创新和进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在2024年深入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通过一系列旅游活动和政策,成功将旅游业打造成为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巴州主动融入环塔里木民族风情旅游圈,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纳入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中,展示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文旅融合。在今年第14个中国旅游日来临之际,武汉文旅和长沙文旅官宣联合举办的“武汉长沙双城会”迅速“出圈”,此次活动武汉、长沙以商业大屏霸屏展播、晚8点亮起灯光秀、两城地标打卡处联手共送出20万朵栀子花等形式,让两座城市的市民和游客,共享了一场美好初夏的文旅盛会。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观光为主的旅游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近年来文旅融合的速度显著加快,衍生出“文旅+科技”“文旅+体育”“文旅+交通”“文旅+农业”等多元化融合模式,极大丰富了旅游业态。未来,只有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坚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文旅产品、更优的旅行环境、更好的旅游服务,才能更好满足广大游客多样化旅游需求,让文化成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让旅游成为文化传播建设的创新活力,让诗和远方在每位游客的眼前心间久久萦绕。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丹(武汉经开区“车之声”)
责编:杨虹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