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黄石市教育局以“赛解题”活动为抓手,深化开展“质量在一线,管理进课堂”活动,着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奋进全省第一方阵,为打造武汉城市圈重要增长极贡献教育力量。
一年两赛,真题真考。一是应考尽考。严格要求50岁以下在编和非编一线教师参加考试,对各地各校报名情况逐一核对,2022年起,每年举办两届赛解题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累计参考教师9764人次,实现教师和教研员“应考尽考”。二是严督严考。全程严格按照高考规程操作,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配备安检器材,考场内统一悬挂计时钟表,统一监考员考试用品,统一座号、门牌号等标志,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任组员的督导组,全程蹲点考点参与巡视督导。三是真题真改。为考出水平、赛出实力、助力备考,目前共计五届比赛中四届是参加“八市联考”,一届是考核高考真题,实现师生“同场解题,赛完即讲”。
三个挂钩,评优评先。一是挂钩岗位。出台《关于市直属高中教师“赛解题”成果运用的实施意见》,对于工作三年以上、连续两次参赛成绩不及格且在全市本学科教师排名倒数十位以内的教师,将调整其工作岗位,退出教学一线。 二是挂钩绩效。对于在全市本学科教师排名前10%的佼佼者,市教育局予以通报表扬,并向排名前十位(或参赛人数不足100人的学科排名前三位)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在局统筹绩效中发放一定数额的奖励性绩效。目前已有1029名教师受到表彰,178名获得奖励。三是挂钩评聘。对于成绩排名在全市本学科教师倒数10%的教师,由所在学校进行约谈提醒,一年内不得参与各类评优评先和评职晋级活动。2023年,市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评选、职称评审、教师评优及岗位晋级工作,将教师赛解题成绩作为前置审核。
三关测试,再学再造。一是基地跟岗。对于成绩不达标的教师退出教学岗位“回炉”再造,市教师发展中心和基地校(黄石一中、二中、三中)签订委托培训协议。“退岗”教师进入基地校进行3个月至7个月跟岗学习,各项工作要求按基地校教师管理。二是导师领岗。基地校为每名“退岗”教师指定一名同学科教师作为导师,签订师徒结对协议。“退岗”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8节课,每月讲一次汇报课,由导师组织组磨课评课,导师每月给予书面评价并报基地校。 三是考核返岗。待岗培训结束前一周,基地校综合导师评价和教研组评对“退岗”教师待岗培训的表现给予最终鉴定,报市教师发展中心,安排试用岗,进入试用期。试用期结束后,再次参加“赛解题”,过关后返岗。
三个延伸,会做会讲。一是学段延伸。各县市区从高中学段逐步扩展到初中、小学学段,初中以初三“四月”调考为主,小学以“七年级起点”考试为主,坚持常态化开展。通过学段延伸让教师专业测试成为教育的“规定动作”,让学习成为教师的“必修课”。二是赛事延伸。在赛解题基础,市教育局创新开展“赛命题”“赛说题”活动,形成“三赛”品牌。今年4月,市教育局组织“赛命题”,要求各教研员、名师、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及一线教师研究中高考真题和考试动态,原创模拟命题,引导教师不仅会做、更会讲。三是师训延伸。结合中高考学科分析、“赛解题”成绩分析、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2024年安排“市培”项目15个,全力支持中高考备考,全面提升全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三个提升,善作善成。一是教师素养提升。第四届赛解题较第三届相比各学科均分平均提高15.57分,优秀率平均增长38.5%,第五届赛解题与同期相比平均分增长7分,优秀率平均增长11.8%,全市师资水平整体向上向好,教师专业素养呈现出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二是教研能力提升。建立健全教研训一体化机制,出台教研员目标考核办法,常态化举办黄石好教研展评、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活动,在首届“湖北好教研”评选中,推选的15项成果全部获奖,成果质量位列全省地市州第一方阵,并在省级会议作经验交流。三是教育质量提升。2023年全市教育系统受市委市政府专项记功表彰,20个集体、75名个人受到奖励,全市教育系统质量提升的意识更浓、信心更足、氛围更好。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恩强(黄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
责编:吕鉴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