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筑牢校园安全要用显微镜找问题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1日22:35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今年6月是全国第23个安全生产月。每一位学生都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精心护航,助力向阳成长。校园安全,不仅关乎师生的人身安全,更涉及消防应急、心理健康、食品卫生等多个层面,始终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武汉经开区在学子防溺水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未发生一起学子溺水事故,赢得了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据了解,该区教育局每年都对防溺水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早在夏季到来之前,就已着手部署相关防溺水措施。从家校社协同预防溺水责任的落实,到重点水域隐患的排查整改,再到预防溺水网格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每一项工作都经过了精心策划与周密部署。即便在暑假期间,各学校也坚持每天发布防溺水安全提示,同时,相关部门领导不定期下校督察防溺水工作的执行情况,为学生们织就了一张坚实的安全防护网。

“未雨绸缪,方能安然无恙。”校园是学生们梦想启航的地方,家长将孩子托付给学校,学校自然肩负着孩子们的监护重任,必须将安全工作置于首要位置。从武汉经开区教育局的防溺水工作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校园安全管理上,首先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从上至下,相关部门和学校都应时刻保持警惕,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校园安全的防范工作上,无非人防、物防、技防三大要点。其中,“物防”与“技防”作为基础保障,要求学校配备齐全的安防设施,如消防设备、监控设备、防撞设施以及101一键报警器等,这些都是确保校园安全的必要条件,能够为学校构筑起初步的安全屏障。然而,设备的存在并非万事大吉,还需要定期的检查与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转,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

而最为关键且复杂的环节莫过于“人防”。“人防”涉及多个层面,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又要竭力避免非客观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首先,学校需建立一套健全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明确领导小组、岗位职责、工作制度及应急预案等,并签署安全责任书,确保责任明确、各负其责;其次,学校应重视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通过层层分工、保安人员的校园周边及环境巡查、班级教师的环境检查以及行政人员的督察等方式,以查促改、以查促治,实现群防群治,确保每日、每周、每月的校园及周边隐患排查得以落实,对于发现的一般隐患要立即整改、较大隐患要限期整改、重大隐患则要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防范;在安全教育方面,要广泛涉猎,针对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活动中,不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对于教职工而言,通过学习培训提升其安全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至关重要,同时学校可组织教职工开展安全工作反馈会议,勤于反思与总结。

此外,利用实战演练、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全面安全演练也是提升师生安全逃生意识及自救互救能力的重要途径。家长层面,学校可通过家长群、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日常安全提示和节假日安全告知书,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并重视其教育问题。同时学校还可充分利用周边资源与社区、派出所等开展联合安全工作督察和活动以进一步筑牢“人防”体系。

“安全无小事,预防为主线。”校园安全工作是一个长期且常态化的过程,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投入和努力。我们应该用显微镜去寻找潜在的问题,用放大镜去审视每一个细节,将小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坚持做到“四个不”:思想不麻木、管理不松懈、检查不疏忽、整改不拖延。只有这样,才能为师生构建起坚实可靠的安全堡垒,守护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曾超群(武汉经开区红江幼儿园)

责编:林杉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