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东湖绿道是武汉打造宜居宜业城市的缩影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1日19:15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武大之畔,父母牵着孩子的小手在栈桥上漫步,学子迎着夕阳合影留念,情侣依偎于湖边长椅。这些温馨的画面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最近,东湖绿道三期的书香道正式完工开放,瞬间刷爆了武汉人的朋友圈。6月25日,长达3.45公里的书香绿道全线贯通。历时8年,总长105公里的东湖绿道终于成环成网,标志着武汉居民生活幸福度再攀新高。

东湖绿道是一座宜居宜业城市的缩影。连接着城市与自然,从最初的28.6公里串联东湖四大景区,到如今的105公里环线全程贯通,东湖绿道在8年间迅速发展。代表现代化武汉在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上的创新和努力,东湖绿道湖光潋滟,四季如画,成为武汉最璀璨的绿色生态环。它联通景区、大学、博物馆、美术馆、历史建筑等,构成了城市最具活力的发展环。漫步、骑行、露营、游览,东湖绿道成为武汉最受欢迎的宜居生活环。东湖绿道不仅是这座城市的绿色名片,也向世界展示了武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东湖绿道的建设承载了推进生态文明的重要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东湖绿道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始终将生态治理放在首位:采用“围堰法”进行水域施工,处理淤泥废弃物;植被筛选、种植“水下森林”,连通沙湖、南湖,恢复并扩大湖泊生态系统。修复生物通道,营造鸟鱼虫兽栖息地。东湖绿道不仅是武汉的“绿心”,更是“绿水青山”再现的样板。

东湖绿道的规划与建设,也体现了城市脉络的完美融合。它串联了多个省博物馆、武汉大学、磨山、马鞍山森林公园等人文景点和自然景观,划分了湖中道、湖山道、郊野道等不同功能区。配合城市交通设计,通达东湖隧道和武汉环线,使人车各行其道。东湖绿道的规划设计具有国际化视野,荣获联合国人居署“改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称号和“规划卓越奖”。其工程建设也获得2021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堪称城市规划建设的典范。

东湖绿道不仅是中国城市化建设的标志,更彰显了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变化。以“世界东湖,人民公园”为目标,东湖绿道向世界传递一个信号:中国城市化正在迈向一个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和人文活动的新阶段。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石宇晨(洪山区城管局)

责编:沈素芬

【责任编辑: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