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网络主播”正式确立为新职业。这意味着,主播群体迎来职业“里程碑”,主播行业也需要专业人才的力量。主播“转正”,增强从业者的职业归属感,引导主播朝着“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方向前行。
数字技术的发展、设备门槛的降低、社交平台的普及、传统模式的变化,造就了直播产业的兴旺,主播的数字劳动成为常态化社会生产,主播也在直播中完成了基本工作与职业身份的双重塑造。主播的职业前景,在于流量,更在于内容质量。八旬老农人梁振清直播传授“种地秘籍”获得大批年轻粉丝喜爱,走出了一条“内容为王”的路子,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梁爷爷的直播间朴实无华,春天的播种,秋天的收获,他的直播带着“泥土味”,观众积极提问,梁爷爷答疑解惑,双向互动间“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深入人心。因此,主播除了要具备基本的控场解说能力,还要不断提升直播间的内容质量,才能不断增加用户粘性、拓展受众。
高质量的内容输出,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还需以主播自身专业水平为依托。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到4.9万亿元,直播行业从业人员已经超过1000万人。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主播若想脱颖而出,就得避免同质化,得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无论是老农技员梁振清,还是网红教授张良仁,他们的直播都以该领域个人的专业知识储备为基础,只是通过互联网全新的展示,将生活与知识结合,拉进与大众之间的距离,究其受喜爱的根本,还是在于“硬核”实力。主播必须意识到专业才是其“傲立潮头”的底气。
提高准入门槛方能助推主播专业化职业生涯越走越稳。这个门槛不仅止于能力门槛,也包括规则门槛。主播队伍蓬勃壮大、健康发展,仅依靠主播和平台的自觉是不够的,需要多方力量协同参与,尤其需要法律法规保障。术业有专攻,特别是涉及到专业领域的直播,譬如医疗、法律、财经、教育……我们乐见主播借助互联网平台,将“毕生所学”传授他人、资源共享,但前提是主播得具有相应职业资质。可以欣喜看到,近年来,《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网络主播行为规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等先后出炉,从制度层面明确规范主播一言一行,引导主播树立底线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为直播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想要在直播行业有“立足之地”,主播得朝着专业化方向努力,拿出“看家本领”,各展所长,百花齐放,为网络直播行业增光添彩,注入澎湃动力,推动其持续发展。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涛(宜昌宜都市“两江潮”网评团队、宜都市人民检察院)
责编:廖逢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