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华山论“毽”,传承千年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7日17:13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一段河北网友展示爱好者们踢毽子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视频中,毽子在爱好者们的脚下上下翻飞,如灵动的音符在跳跃。这一场精彩绝伦的毽子盛宴,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爱好者们高超的技艺,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毽子这一传统运动所蕴含的深厚魅力和千年传承。

毽子,这一小小的物件,承载着悠悠千载的岁月沉淀与深厚的文化内蕴。它宛若一首灵动且欢快的诗篇,不仅能将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与节奏感打磨得炉火纯青,还能让人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与竞争意识蓬勃生发。它起源于古代的蹴鞠,经过岁月的沉淀和演变,逐渐成为了一项独立的运动。在古代,毽子是民间娱乐的常见项目,无论是在街头巷尾,还是在庭院深宅,都能看到人们踢毽子的身影。那时候,毽子或许只是用简单的鸡毛和铜钱制成,但它却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温暖。

在河北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踢毽子的传统更是源远流长。河北的民间文化丰富多彩,而踢毽子作为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一直深受百姓的喜爱。这里的人们将踢毽子视为一种生活的乐趣,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文化的传承。在农闲时节,在节日庆典中,人们总会聚在一起,踢起毽子,共享这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视频中的河北爱好者们,他们的技艺令人赞叹。正脚踢妙不可言,后跳打令人瞠目结舌,剪刀脚更是酷炫无比。他们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毽子在其脚下仿佛被赋予了灵动的生命,随着他们的节奏欢快地跳跃。他们的眼神专注而坚定,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喜悦。这一刻,踢毽子不仅仅是一项运动,也是他们展现自我、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更是他们对这传承千年的运动的钟情与痴迷。

我们在为他们的精彩表现喝彩的同时,也应该深入思考毽子这一传统运动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诱惑,传统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冷落。毽子也不例外,相比起现代的电子游戏、网络社交等娱乐方式,毽子显得有些“土气”。但是,传统运动所蕴含的价值是无法用现代的标准来衡量的。踢毽子不仅能够锻炼身体,提高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还能够培养人们的耐心和毅力。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我们的文化记忆,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任由这些传统运动在时代的浪潮中逐渐消逝,那将是我们文化的巨大损失。

为了让毽子这一传统运动在现代社会中重焕生机,我们需要加强对毽子文化的宣传和推广。譬如,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大众展示毽子的魅力和价值。可以举办毽子比赛、表演等活动,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同时,将毽子引入学校和社区,让青少年从小就接触和了解毽子,培养他们对传统运动的兴趣。创新毽子的玩法和形式。结合现代科技和时尚元素,开发出更多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毽子游戏和运动项目。譬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人们在虚拟的场景中体验踢毽子的乐趣;或者将毽子与音乐、舞蹈相结合,创造出更具观赏性的表演形式。建议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对传统运动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资金和场地,培养专业的教练和人才,建立健全相关的组织机构和赛事体系。只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传统运动的良好氛围,毽子等传统运动才能真正实现传承和发展。

“华山论毽”,论的不仅仅是技艺的高低,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河北网友展示的踢毽子视频,就像一颗火种,点燃了我们对毽子这一传统运动的热情。让我们携手努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毽子能够再次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我们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有力载体。让毽子的欢笑声传遍大街小巷,让千年的传承在我们的脚下延续,永不停息。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虎(“清江剑”网评团队、长阳县委政法委)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