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楚天评】东湖评论:以旅为媒,推动城市和产业“双集中”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26日16:55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古语有云:“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人心往之,城必兴焉”。近年来,利川市充分发挥凉爽气候、良好区位、绿色富硒等优势,以避暑康养旅游为媒介,走出了城市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

以城聚人,打造人心向往的避暑之城。利川城区属于高山盆地,四周环山,清江河穿城而过,该市充分突出山水特色,以“滨水控宽、临山控高、整体控密”的原则,突出“青山为障、一水穿城、土苗风情”特色,按照景区标准建设城区,滨水走廊、小山体公园、城市绿地、白虎图腾、西兰卡普、吊脚楼等共同打造出了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相得益彰的景城一体化风貌,实现了人在城中走,如在画中游。该市围绕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要求,推动城市更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和“完整社区”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使得城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加之优良的天气和凉爽的气候,成功吸引武汉、重庆、成都等外地居民和本市农村人口到城区买房定居。

以旅引人,打造安居乐业的幸福之城。利川市以打造中国避暑旅游优选地为目标,推动生态避暑康养旅游发展,培育世界级地质公园1处、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3家、省级旅游名镇1个,从事旅游及相关服务业人员14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6元。以避暑为主的旅游,每年吸引2400万人次到利川度假,其中居住时间1个月以上的避暑候鸟超过40万人,他们成为了本地新市民,深入融入到本地的生活之中。候鸟与市民的双重身份,为该市的公共服务提出了双重需求,促使该市打造外地游客与本地市民共享的开放空间,共融的生活体验,构建了新的旅游业态。

以人兴城,打造共同缔造的和谐之城。城市的发展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实施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长期居住于利川的候鸟中不乏各类高层次人才,是一份独特的资源。近年来,改市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以党建引领聚合力、以优质服务暖人心,大力实施“候鸟人才”工程,引导“候鸟”为“第二故乡”发展献智献策。制定出台针对候鸟的一揽子人才政策,通过创新设立“候鸟”人才日、“候鸟人才”临时党支部、“候鸟红色驿站”、“候鸟智库”搭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专家工作站等平台,目前该市每年有超万名候鸟党员报道,超千名“候鸟”进入智库参与当地服务,累计向当地政府提供建议7000余条,帮助当地培育本地人才30000人次以上,培育特色产业基地13000亩以上,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谭彪(利川市科经局局长)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