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一车背篓,满载民生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31日23:44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清晨的微光下,重庆地铁四号线石船站出入口的闸门提前5分钟缓缓开启,早有准备的工作人员们开始热情地帮助一群特殊的乘客便捷进站,他们衣衫简朴、鬓闪银光,略显佝偻的后背托着满载自种水果或蔬菜的背篓,踏上了这条满载菜农的“背篓专线”前往目的地-防空洞背篓菜市场。高龄菜农从农村坐地铁去繁华市区防空洞卖菜,小众的关键词组合折射出非凡的城市治理能力。

一车背篓,满载的是万家生计与期盼。石船镇曾有许多菜农苦于无处销售,本镇的市场消费力有限,菜农们大多只能眼看着自己辛苦种出的蔬菜卖不完坏在手里,而出镇销售需要乘坐公交车多次转乘,黄金销售时刻就这样在途中蹉跎了,最后收入仍是寥寥无几。“背篓专线”开通后,菜农们半个小时就能到达繁华市区,在讨价还价的热闹气氛中,菜果很快就销售一空,许多菜农的年收入翻了一倍不止,每日望着背篓的眼神从无奈转为期盼,那一笔笔增加的收入,是千百个普通老人日夜牵挂的生计,也是无形的民生增益。

一车背篓,满载的是基层人员的努力与成绩。用防空洞做菜市场,是无奈更是创新。石船镇政府工作人员对菜农们“卖菜难”的问题早有留意,发现菜农们可以乘坐地铁到市区,但到站后只能“游击式”卖菜后,为解决固定场所问题,工作人员各方协调,然而中心城区的菜市场都不愿意免费提供场地,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们联系到重庆地道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愿意将闲置的防空洞免费提供给石船镇菜农作为固定菜市,在充分的开市宣传后,“防空洞背篓菜市场”一炮而红、购销两旺。

一车背篓,满载的是城市治理的温度与包容。城市地铁的乘客多是着装得体的上班族,衣衫老旧的菜农与其格格不入,也引起过部分乘客的不满,而重庆地铁方的回应则是:地铁容得下公文包,也容得下背篓扁担。地铁出入口的工作人员还会为菜农们提供提前开门、引导协助、手持安检等贴心服务,赢得了广大网友们的点赞,并亲切地将重庆地铁四号线称之为“背篓专线”。同一趟地铁,有人去上班、有人去游玩,也有人去卖菜,承担的是无数人的烟火日常,更是城市治理的温度与包容。

从菜农自发行为,到“背篓专线”和“防空洞背篓菜市场”,无数地细节所折射出的,是老百姓的生活期盼、是城市治理的温情包容、更是政企各界的民生实绩。小小菜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或许有限,但对当地民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增长却是卓有成效。“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增加民生福祉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民情掌握、是资源利用的大胆创新,更是我们由衷的民生关切。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方建城(阳新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责编:吕鉴蕾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