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跨省通办”让“民生答卷”更有温度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1日19:10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公积金“异地”买房,职工医保互认,旅游客源互送……7月29日,记者从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十届会商会上获悉,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省会城市与12个观察员城市共同签署了28项民生服务合作事项,深化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等方面合作,共同建设更具幸福感的城市群。“跨省通办”加强数据共享,让群众少跑快办,展现着改革为民的生动实践。

回应群众关切,让“民生答卷”更有温度。打造践行人民至上的窗口,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注重在日常生活中从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细微处”下功夫,洞察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面对面、零距离地倾听群众呼声、牢记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记者梳理发现,此次签署的《长江中游城市群2024年重点合作事项》民生服务类达28项,占年度重点合作事项逾四成。在实践工作中,围绕医疗保障、优质教育、养老服务、政务服务、公共卫生、司法援助、人才培养、警务合作、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等方面深化合作,让群众的幸福感“加码”“升温”。

汇聚强大合力,让“民生答卷”更有厚度。武汉等长江中游四省会再“牵手”,持续深化各领域合作,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按照合作事项,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将开展区域联动应急救援演练,强化长江中游城市群应急协同能力;加强区域间公共卫生沟通协作,推进医疗服务改革;起草并签订长江中游城市群法律援助协议实施细则,促进区域间法律援助高效配合;放宽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推动高校毕业生择业期内“先落户口后就业”;联合打造长江旅游和高铁旅游精品线路,开发四省会城市连线旅游产品、互送客源。长江中游城市群多领域合作,有利于提升区域联动应急救援能力、医疗服务水平、高校毕业生落户、旅游高质量发展等,“朋友圈”内的居民生活、就业、就医等方面也更加便利。

满足群众需求,让“民生答卷”更有效度。改革的举措好不好、成色实不实,人民群众是最好的评判员。人民群众对民生变化的感知是最敏锐、最直接的,提出的意见建议是最精准、最管用的。改革要以人民答不答应、满不满意为标尺,在群众的监督问效中推进和落实一件件具体可感的民生实事。近年来,长江中游城市群服务共享化水平明显提升,养老服务合作深化,医疗资源互惠共享,教育合作不断深化,公积金异地互认常态推进。要将各项改革举措、实施进度置于“聚光灯”“放大镜”下,经得起群众的监督询问。有了人民群众的“慧眼”监督,改革才会成色更足,民生福祉才会更有质感。

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并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之一。我们要深入贯彻这一重大原则,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随着黄石、岳阳、安庆等12个观察员城市的加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朋友圈”不断扩容,将惠及更多居民。“跨省通办”覆盖交通互通、科技合作、产业发展等多个领域,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梓亚(武汉市江汉区)

责编:廖逢倩

【责任编辑: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