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旅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与文旅相关的网络热词也层出不穷,“淄博烧烤”“特种兵式旅行”“city 不city”等等,为文旅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好声音。文旅发展在“叫好”的同时,更要“叫座”,能够持续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这才是可借鉴、可复制的良性发展模式。
要想“叫好”,就要做好宣传吸引潜在游客。宣传是打响地方文旅品牌,吸引广大群众来地方旅游的重要举措。要结合线上线下,多平台、多形式创新性开展地方文旅宣传活动,推动区域文化、风光走出去。近年来,许多地方文旅部门积极开拓宣传渠道,借助新兴短视频平台和网络热点话题宣传地方文旅,如理塘政府抓住丁真的热度,将其打造成地方文旅代言人,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往理塘,推动理塘旅游强势出圈。在短视频平台面向大众进行宣传,为扩大受众范围,适当“蹭”取网络热点话题的热度不无不可,但也要审慎把握尺度,以免落入庸俗化、娱乐化的巢窠,忘记初衷。做好宣传就要将地方特色推介出去,增加其知名度。带着对于家乡深沉爱意对存在的实物进行适当美化无可厚非,但也要注意,切不可无中生有,过度炒作。现今是一个自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线上宣传与线下实际相差过于悬殊,只会败坏地方文旅形象,对地方文旅发展产生负面效应。空有“叫好”不是解决文旅发展困境的“万能方”,想要“叫座”还得深耕文旅产业本身。
要想“叫座”,还得修炼“内功”提升游客满意度。如果说,宣传能起到的效果是有限的,那么什么才是解决地方文旅发展困境的总钥匙呢?是打造优质旅游服务,修炼深厚“内功”。要想引得人来、留得人心,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便利的交通、良好的市场秩序、暖心的服务和浓郁的地方人文氛围是缺一不可。事实上,后两者的作用可能更为关键。游客对于不同地方的回忆很多时候与当地硬件设施关联不大,反而与当地“软实力”联系紧密。他们会因曾在苍山洱海间一边吃一碗热气腾腾的小锅米线,一边听当地人讲述彩云之南前世今生的惬意,而屡次前往云南;也会为了体验策马于天苍野茫之间大口吃肉大碗喝茶的牧民生活,而不远万里来到新疆草原;宜都市三峡千古情景区用演艺表演描绘三峡地区前世今生,借三峡地区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构建一个展示浓郁地方人文风情的独特场域,让游客能望山见水体乡情……浓郁的地方人文氛围是一张看得见摸不着的地方明信片,吸引着游客接踵而至。
文旅+产业,双向互动激发地方经济新动能。地方文旅的发展需要相关产业的支持,文旅的发展成果也可惠及产业,助力其开拓广大的消费市场。传统与文旅密切关联的产业包括餐饮业、住宿业和交通客运业,但是文旅发展对产业的带动绝不应止步于此。很多时候文旅对地方特色产业突破发展瓶颈产生的助力可能是出人意料的。例如,云南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大规模种植咖啡,近些年云南咖啡逐渐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而被熟知。云南咖啡的火热固然跟近年来国内咖啡消费市场升级有关联,但云南旅游发展这阵“东风”也起了一定作用。借助本地优势产业,提供观光体验研学多维度的旅游服务,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跳出地方文旅发展同质化的陷阱,在为旅客提供新奇服务体验的同时,让消费者从被动输入产品信息到主动了解地方产品,为开拓更广大的消费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文旅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开拓性思维和精细化管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充分挖掘文旅和产业的发展潜力,实现以文旅为“杠杆”撬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
良好的口碑体现了广大游客的认可与支持,能够为地方文旅发展赋能添彩。让游客“叫好”,让文旅产业“叫座”,才能实现地方文旅产业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的最终目标。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谭宇琦(宜昌宜都市“两江潮”网评团队、宜都市发展和改革局)
责编:廖逢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