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公交站命名宜少些商业味,多些烟火气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7日17:03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近日,安徽某小区公交站名改成某私立口腔医院站,在网上引起热议。小小站台的“改名”,看似无关紧要,实则是关系民生民心,应少些“商业味”,多“走心”,添加文化地标元素,增加些老百姓喜欢的“烟火气”。

公共交通运营目的初衷是利民便民,公益性、福利性、社会性,必然远高于盈利性。作为公交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公交车站,也是为了更好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如果为了追求更多的商业利润,不顾群众福祉,就会有悖于便民这个基本准则,就会有违于整个公交行业运营的初衷。

同时,公交车是城市交通网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公交站名好似一张“城市名片”,充当着城市“移动地图”的角色,每天都有一个庞大的人群在审读着,此中包括本地居民、外来游客,它彰显着城市相匹配的文化品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宣传作用。公交站名的命名的确值得大家探讨,小心斟酌,切莫让过浓的商业味“败”了城市品位,失了充满活力的生活气息。

试想,公交站名若跟着商业广告“改名换姓”,将老百姓约定俗成沿用多年的传统地名,替换成类似于“口腔专业”“医院美容”等站名,充斥着浓浓的广告气息,如何能散发城市的魅力与色彩。此类操作不仅会给市民出行增添麻烦,在每天往复播报站名时,也会大大降低了城市的品味和格调,让城市“性格”变得平庸。

因此,公交站台取个好记、好找、好听有“烟火气”的名字,不仅是便民的体现,也是彰显城市文化和精神符号的载体。比如:北京的故宫,上海的东方明珠,杭州的西湖,成都的宽窄巷子……“城市名片”与都市气息品位匹配,公交站名就会如“记忆符号”,在我们脑海中描绘出一座城市的轮廓,让我们提起一座城,就会洋溢出他的繁华与美好。

如何才能让公交站名更有“烟火气”。一是要坚持从属于地名的基本原则,而这个地名地标应该是城市的“专属代言”,有根基、有血脉,不仅是这座城市好的、值得骄傲的地标,同时也应该已经有相当知名度,甚至一说到它,人们立马会联想到这座城市。二是要以人为本,尊重人性需求,发挥民众对管理公共资源的参与权,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选择贴近群众习惯,方便记忆的名字。三是要讲求科学性、实用性,保持稳定性。要尊重文化传统,不被一时的蝇头小利所惑,要科学、标准、规范为交站台命名。四是用法律制度上紧箍咒,遏制住“经营”城市的利益冲动,预防公共资源变成各路商家的广告牌。

公交站名,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窗口,展示的是城市的格调和成长印记,是城市文明发展中无形财富和宝贵记忆。公交站“改名”,一定要顾及广大市民感受,展现出沉淀的城市文化,切莫让“商业味”冲淡了“烟火气”。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方(湖北当阳)

责编:丁玥

【责任编辑: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