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荆楚文化史》在武汉首发,该丛书分为史前卷、先秦卷、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宋元卷、明清卷、近代卷等共6卷、近300万字。
“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清醒剂。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长历史智慧的关键,就在于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追求和维护历史的真实性。《荆楚文化史》编撰团队搜集了非常丰富的史料,特别是利用了不少少见的地方史料,概述了历史时期荆楚地区的文化史,全方位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荆楚文化。丛书的编撰,既是一个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的过程,也是一个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过程,还是一个甘为人梯、薪火相传的过程。
2012年策划,2014年正式启动,2022年初版,此次是《荆楚文化史》第二次印刷。10余年时间里,该书前后有4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专家学者们为了提升丛书的品质,以史实为依据,以学术为奠基,尽量做到理趣兼备、文图并茂、雅俗共赏、少长皆宜,使《荆楚文化史》实现了科学性、学术性、可读性的有机统一。正是因为有了“匠心”,才使《荆楚文化史》得到业界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过,“历史是已经画上句号的过去,史学是永无止境的远航。”《荆楚文化史》的编写出版,既是奠基于先前楚文化、荆楚文化研究的丰厚积淀,也汲取了学术界长期研究的成果,又独辟蹊径开拓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的新进展,树立了荆楚文化史研究的新标杆,也标志着中国地域文化史的研究进入了新的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知所从来”方能保持定力, “识其所在”才能保持清醒, “明其将往”才能坚定信念。《荆楚文化史》作为一部优秀的学术型科普著作,作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荆楚文化通史,完整清晰地展现了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必将为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杨朝清(“文安平”网评团队,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治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责编:沈素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