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楚天评】东湖评论:守好荆楚“根脉” 立起湖北精神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9日18:21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期,由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组织编撰的《荆楚文化史》出版了,这是学术界的一件大事,也是文化界、社科界的一件喜事。此书是一部集荆楚文化底蕴、荆楚历史贡献、荆楚文明发展于一体的史诗之作,更是彰显中国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时代之作,也给后世留下了一本可视可看可读的恢宏巨著和精神遗产。这部著作的出版和问世,离不开编纂出版团队的呕心沥血、恪尽职守,也离不开上级宣传部门、文化部门的关心以及兄弟单位的支持。

荆楚文化,源远流长、举足轻重。2018年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湖北省博物馆精品文物展时指出:“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广大社科工作者要以《荆楚文化史》丛书出版为契机,加强荆楚文化源头研究,要不断深化对荆楚文化的起源、内涵外延及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地位作用研究阐释,深入提炼展示荆楚文化的精髓精华。不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长江文明、荆楚文明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继续把荆楚文明历史、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荆楚文化,底蕴厚重、灿若繁星。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荆楚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内容,如荆楚文化中所蕴含的筚路蓝缕的进取精神、大象无形的开放胸怀、九死未悔的尚武爱国情怀和一诺千金的诚信品质、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上善若水的和谐理念等文化特质。社科工作者要以《荆楚文化史》为权威教材,学习好、传承好荆楚大地生生不息的优秀传统文脉、血脉和根脉。要立足本地和地域特色,传承大别山精神、抗疫精神等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讲好湖北故事,凝练荆楚文化标识,打造新时代湖北文化品牌,让荆楚文化服务百姓情感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激扬荆楚文化魅力。荆楚文化,地域鲜明,别具一格,挖掘其价值,擦亮荆楚文化名片,让荆楚文化绽放时代芳华是我们的重要使命。我们要创新方式方法,充分运用《荆楚文化史》史料,结合现代科技,实现荆楚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抓好活化利用。探索“文化遗产数字化+产业化”共生发展模式,加快推进VR、5G、AR、大数据、云计算、元宇宙等数字媒介赋能荆楚文化传播,运用数字技术、激发新活力,更好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生动讲好新时代湖北故事。”要充分发挥省博物馆、考古遗址等在促进荆楚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以创新多元的手段、雅俗共赏的方式,讲好荆楚故事,真正把博物馆记忆带回家。要深化教育普及,将荆楚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堂,融入大众传媒,把荆楚文化送至“云端”和百姓“指尖”,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表达、实现文物多形态“活起来”,使荆楚文化活起来。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敬乐(“文安平”网评团队,黄石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

责编:沈素芬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