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浙江日报》报道,在浙江省龙游县,通过引进高校科技成果、研发新产品,浙江香满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了科技的加持,让一朵花菇最高能卖到50元。
“市场估值不菲的科技成果,中小微企业不花一分钱就能试用。”2021年10月,浙江在全国率先探索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机制,让创新之花绽放在山区26县和中小企业。截至目前,浙江省已有6000多项成果支持“先用后转”实施转化,其中面向山区县成功转化超1300项。这是加快推动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生动实践,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借鉴经验和样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为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把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切实加强改革引领、市场驱动、制度保障,加快推动形成原创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创新生态,让科技成果不再“束之高阁”。
加快改革创新,让科技成果转化不再难。“先用后转”,即科技成果“先免费试用、后付费转化”。长期以来,科技成果从试验室到实际转化应用,需要走很长的路,同时存在两方面掣肘:一是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在一线应用中遇到什么问题、产生什么效果和经济效益,难以准确掌握有关信息进行优化改进;二是在高昂转化费用之下,企业对科技成果的引进、转化效果也存在疑虑。由此常常导致科技成果“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近500万件,但产业化率为39.6%,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大胆推广“先用后转”模式,减少中小微企业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匹配带来的交易成本,降低中小微企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坚持市场驱动,让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早牵手”。企业是科技成果的转化地,也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科研成果只有紧贴企业的实际需求,才能迅速转化,实现创新价值。现在一些中小微企业存在创新资源短缺、产业基础薄弱、技术转化能力有限、人才资源匮乏、科技成果匹配度偏低等难题。而不少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虽然“高大上”,但与企业需求不匹配,难以落地见效。企业担心投了真金白银没效果,他们需要成熟的、可以直接转化为产品的技术。而高校、科研院所面临科技成果定价难、转化审批束缚多等问题。只有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建立互信互利的信息对接渠道,让高校、科研院所为企业“量身定制”相关技术,才能打破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束之高阁”的局面,让各方“早牵手”,促成更多“细水长流”的产学研合作,形成面向未来的协同创新利益共同体,才能实现“双赢”“多赢”。
加强制度保障,让科研人员“安心试”、中小微企业“敢于试”。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和规范的流程,才能有效保障“先用后转”模式规范运行,为科技成果转化提速,也为科技成果转化去忧。要出台“先用后转”的《操作指引》及相关配套政策,通过科技保险为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提供保障,通过政府激励政策进一步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浙江省经过3年的探索,已初步建立了“135”先用后转体系,即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及淘宝端为主的“一个支撑平台”,龙头企业主导、服务机构主导、地方政府主导的“三类应用场景”,以及法规政策、实施标准、保险产品、信用保障、规范合同等“五大配套机制”。今年5 月,湖北省出台《湖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2024-2026年),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将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许可双方可约定采取“零门槛费+阶段性支付+收入提成”或“延期支付”等方式支付许可费,支付时间由双方商定,或由被许可方基于此科技成果形成产品或提供服务产生收入之后支付。优化产业专利导航和专利信息共享机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将科技成果中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以开放许可方式在信息平台发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更需坚持系统思维。只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建立风险保障机制,才能营造更加富有活力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环境,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让科技成果遍地开花,让企业和百姓共享科技红利。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何长青(荆门市沙洋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责编:沈素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