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这是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作风保证的实际举措。
《若干规定》共7个部分,21条具体规定。其中第六部分在“规范明晰基层权责”方面,专门提出“规范工作机制、挂牌和证明事项”。应该来讲,“滥挂牌”现象一度被基层干部所诟病,同时也困扰了基层同志,并牵扯了其大量精力。随着整治形式主义工作不断深入,“摘牌之举”蔚然成风。然摘掉琳琅满目的牌子容易,如何久久为功见实效,则待商榷。
源头上要收起来,不断拧紧“控制阀”。针对“滥挂牌”现象,中央三令五申禁止。前不久,多地聚焦为基层定责减负,掀起了一阵整治基层“滥挂牌”“乱挂牌”之风。收到了一定成效,墙上的牌子少了、办公场所腾退了、基层干部压力减轻了、群众口碑上来了、干群关系也好转了。取得的成绩要想得以巩固,就必须抓好源头控制,统一集中挂牌授权,实行一体化管理。湖北荆门市委组织部联合职能部门组成联席会议逐项梳理审定,明确规定40项村(社区)主办主责事项、72项协助办理事项,对挂牌展开全面清理,为每个村(社区)平均少挂了10多块牌子。
机制上要严起来,切实用准“限位器”。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这里谈到的机制,应当更加侧重严格惩戒措施,需要进一步明确操作实施细则和惩戒举措。譬如,采取函询提示、通报曝光、约谈提醒等方式予以警示,对于造成不良影响的典型案例,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责问责,以进一步巩固来之不易的工作成果。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也增加了对“工作中搞层层加码、过度留痕,增加基层工作负担”等行为的处分规定。当然,各级也可因时因地适时出台地方性规定,加强监管限制。吉林省制定印发了《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若干措施》,对全省基层挂牌等事项进行统一规范指导。
后续上要管起来,注重打好“补丁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真正有效消除“滥挂牌”现象,不可一蹴而就,此项工作当是持续反复、螺旋上升的解决之道。再好的措施办法也不能“包打天下”,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整治过程中也不乏搞变通、耍小聪明的人和事,偶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也不足奇,诸如“活动式挂牌”“潮汐式挂牌”“虚假式摘牌”等等。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屯”,对基层挂牌出现“隐性变异”要有思想准备,及时找到应对办法,精准堵上漏洞、打好“补丁”。
只有真正把牌子摘下来,有效减轻基层负担,提振干部精气神,才能更好地服务百姓的“大事小情”,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徐勇(武汉市江夏区)
责编:廖逢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