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市选派干部到社区实践锻炼工作座谈会召开,对进一步深化社区实践锻炼干部的日常管理和作用发挥等工作进行了部署。此举不仅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干部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平台。通过选派干部深入基层参与社区治理,力求做到面对面、手把手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促进社区焕发新风貌,推动社会治理进一步优化。
下沉社区既是挑战,更是了解基层工作的机会。如今,选派干部到社区实践锻炼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选派干部深入社区,及时解决居民实际困难问题,有助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居民邻里关系、增强凝聚力,提升社区治理的整体效能和居民满意度。
选派干部到社区实践锻炼就是瞄准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充分利用其专业特长和社会资源提升社区治理整体水平、促进社区治理的创新和进步。例如,具备法律专业知识的干部在社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具备医学专业知识的干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健康宣教和义诊活动,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干部在社区心理咨询室提供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等。
选派干部主动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平台,让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实践方案应用到基层,寻求破解社区居民困难救助、矛盾调解、权益维护等实际问题的新路径,有利于激发基层治理活力,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例如,打造数“智”为民场景,共同缔造幸福生活,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社区服务效率;创新“135”治理模式,破解公租房治理难题,提升社区治理效能;设立“优秀社区干部”评选活动,激发选派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实施“社区成长伙伴计划”,探索超大城市社区治理的新路径,通过社区营造和居民参与,提升社区凝聚力和治理水平等。选派干部将这些新点子运用在社区治理工作中并走深走实,针对关键环节入手,积极探索新路子、新方法,为基层服务提质增效,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当然,每个社区的实际情况有所区别,选派干部到社区实践锻炼不能完全照搬他人工作经验,需要因地制宜结合社区实际工作需求,具有针对性的对干部进行系统的培训和实践锻炼。通过定岗明责,让选派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明确分工,积累经验。采用“导师带徒”制度,经验丰富的社区工作者“传帮带”,使选派干部快尽快融入到社区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中。搭建平台,让选派干部发挥专业特长,为民解忧、为民纾困。抓好日常管理和激励措施,将选派干部的绩效考核、个人职业发展等与下沉社区紧密结合,提供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与广阔的机遇平台,鼓励和支持人才留在基层、干在基层,在基层历练中成长成才。
基层实践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修课”。持续深化选派干部到社区实践锻炼,让优质人才资源下沉,融入到社区工作中,练就真本领,助力破解基层社区治理难题,实现双向奔赴。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冉纯真(武汉市江汉区)
责编:廖逢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