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北京有一种名叫“抢购转售”的新型网络传销活动被曝光,有26名犯罪嫌疑人落网,涉案资金逾10亿元;2020年至2022年,浙江某公司在网络平台上以销售充电桩、提供充电桩经营服务为名,用充电、流量、广告收益为幌子,以直推奖、伯乐奖、级差奖、团队奖等奖项为诱饵收取费用发展会员,涉案资金10亿余元;2020年,某字画网站打着艺术品收藏的旗号,做起了“拉人头”赚佣金的勾当,该网站又下设了十几个二级网站,下线会员达4个层级以上,超1400余人,每天交易总额均高达几百万元......仔细研究以上被查实的传销活动就会发现,它们的特征其实十分明显,它们全都是基于庞氏骗局演化来的新套路。
庞氏骗局最早是查尔斯·庞兹发明的一种拿新投资者提供的资金中向现有投资者支付预期回报的骗局,这种骗局在中国发展成了人人憎恶的传销。政府对传销活动一直保持着零容忍的态度,从来都是露头就打、绝不姑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销活动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以新业态、新模式为噱头,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华丽的包装着自己,从而也变的更难监管,但只要保持足够清醒的头脑,认识到这种旧壶装新酒套路的本质,任它再怎么被精心的伪装,也难以让人上当受骗。
认清新型传销活动的特征。新型传销组织的目的是短时间聚集大量的资金,然后通过不正规的手段将资金进行转移,为了达到聚集资金的目的,会借助一些当下热门的话题来提高自身的可信度,可能是新能源、自动驾驶、助农、芯片等,再注册一个微信公众号、设计一个微信小程序、搭建一个官方网站后,就是拉人进组了,进组需要缴纳入门费,进组的人还可以通过继续拉人的方式获得奖励,拉的人越多、买卖的商品越多还可以提升自己在组织内的等级,从2005发行的《禁止传销条例》和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的《关于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可以看出,凡是存在入门费、拉人头、多层计酬这三个特征的经营活动就存在传销嫌疑,如果发现自己的亲朋好友正在参与的活动满足了以上特征,一定要及时提醒其风险,并通知工商部门、公安机关来验证其合法性,避免危害进一步扩大。
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新型传销组织一般不会采取“上大课”“封闭式培训”的方式限制人身自由,而是通过大量宣传虚假信息的方式引人上钩,可能是网页上偶尔闪过的高回报率的广告,可能是微信朋友圈里某个人炫耀自己通过一个平台买上名车名表的文案,也可能是某个小区里口口相传的一个快速致富的“秘诀”,传销组织充分的利用了网络平台的特性来广泛撒网,再用乱花迷人眼的软件系统和操作流程来掩盖其传销的本质,但是要牢记一个流传多年的警示,那就是“天上不会掉馅饼”,不劳而获或者一夜暴富的剧情在现实中发生的几率远小于碰到骗子的几率,怀揣着侥幸心理做白日梦绝不是改善生活的方法,走向成功的道路当然存在着机缘巧合,但一路上也必然伴随大量的辛劳汗水,只要始终保持理性思维,不法分子就难有可趁之机。
加强对公众的科普教育。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在日益增长,面对繁杂的投资信息难免会眼花缭乱,更何况转销组织将阵地从有实物的线下传销转移到无实物的线上传销后,日益翻新着传销手段,有的打着公益的名义、有的冒用国家工程的名称、有的号称零投入养老,但传销的特征始终没变,政府需要加强对公众的科普教育,多投入一些增强辨识能力的公益性广告,多开展一些反传销的讲座,多科普一些投资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常识,让人们不仅仅只盯着收益率,而是懂得分析投资项目、组织机构、资金流向、盈利模式和投资风险,要重点科普入门费、拉人头和多层计酬这三个传销特征,在人的意识里建造“防火墙”,能自觉抵制诱惑、识别风险,理性看待那些夸大其词的宣传手段,网络传销活动具有隐蔽性强、难以追踪和界限模糊的特点,当前的网络监管力量很难跟上传销活动的更新速度,但只要人民群众自觉抵制,共同成为反传销的“监管员”,相信可以把更多的传销活动扼杀在萌芽中。
拿庞氏骗局的“旧壶”装网络传销的“新酒”,这种套路已经在中国已经危害了很多家庭,许多人不仅仅是花光了自己的血汗钱,还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成为了传销的组织者,从而涉嫌违法犯罪,毁掉了自己的前程,辜负了亲人的期待,我们应该牢记这些惨痛的教训,时时擦亮自己的眼睛,分清“馅饼”和“陷阱”的区别,不要因为“贪杯”就被“杯中酒”迷了心智,看清“盛酒”的分明还是那个令人憎恶的“旧壶”,只要人人守好自己的“钱袋子”,任它百般变化、千般算计也难以施展开来,政府也需要在铲除传销根基上持续发力,与人民群众共同建立牢固的反传销防线,携手创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美好社会。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恩泽(武汉经开区)
责编:丁楚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