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从严抓好食品安全 切实守护群众健康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3日15:38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央视财经曝光了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的枸杞生产区存在违规违法生产加工、使用工业硫磺熏制枸杞等问题。9月2日,青海格尔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情况通报称,已成立工作专班连夜核查,对于违法责任人将依法严惩。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更关系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是不容触碰的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对待食品安全要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对于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不惜铤而走险、违法犯罪的恶劣行为,相关部门“依法严惩、绝不姑息”的态度,传递出对食品安全问题严肃问责、重拳出击的鲜明信号。当前,应聚焦“产”“管”“治”,统筹推进产业发展、政府监管、社会共治,做好食品安全治理,切实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在“产”的方面,着力推动食品产业正向发展。坚持树立品牌效应。知名品牌意味着高质量、高信誉、高效益、高附加值,是赢得市场的重要资源。要持续开展食品安全领域品牌提升行动,引导食品企业自觉维护品牌声誉,主动提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坚持标准引领。标准决定质量,标准高、标准严,食品的质量安全才能得到保障。要完善食品质量标准体系,针对食品原材料、加工制作工艺流程、生产运输方式等制定更细致的质量指标,以高水平的质量标准引领食品企业做优做精。

在“管”的方面,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坚持科学立法。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食品安全领域法律规范体系不断充实完善。然而,食品安全领域部分问题依旧顽固。要坚持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坚持严格执法。监管部门必须秉持“严字当头”的理念,拧紧拧牢食品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全过程的“安全阀”。加强科技支撑,创新监管方式,提高智慧监管能力。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在“治”的方面,凝聚全社会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合力。做好食品安全治理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持续加大食品安全普法宣传力度,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教育,提高食品经营者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治理。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群众做食品安全“吹哨人”,运用好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食品安全良好氛围。

一饭膏粱,维系万家;柴米油盐,关乎大局。食品安全问题是社会公众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唯有凝聚合力,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工作,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新需求、新期待。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焦楷博(武汉市青山区司法局)

责编:袁莉莉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