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发布第六批新职业的基础上,再次组织开展2024年度新职业征集工作。一批批新职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见证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活力,为新时代劳动者就业带来了更多的新选择。随之而来的是,如何引导更多人才从事新职业、如何架好供需对接桥梁、如何规范新职业健康发展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课题。
新技术催生新职业,以人才链打通产业链。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新职业层出不穷。业以才兴,新职业的背后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人才,要在产业链各个环节提供与需求相匹配的人才支撑,激活就业市场“一池春水”。一方面,打造“人才—产业”正循环。建立全国性人才档案、联合开展人才靶向培养、提供人才个性化服务、实施人才长期跟踪,以产业引领人才培育,以人才带领产业飞跃,既满足产业端用人需求,又强化人才端产业匹配。另一方面,放大“人才—创新”正反馈。围绕“四个面向”,既造就一批科技领域的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又培养一批产业领域的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以人才突破创新壁垒,以创新打造人才高地。通过“强”人才链“优”产业链、“活”创新链,促进新职业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
新职业呼唤新技能,以专业化助推现代化。新经济和新技术带来职业世界结构性变化。从2019年至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陆续发布了6批共93个新职业,主要分布在高新技术领域和服务业两大领域,这对从业者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发挥好职业教育的作用,构筑多方合力的教育链和培训链。针对院校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开设对接产业需求、市场要求的“未来职业”学科专业,订单式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针对就业创业群体,依托培训机构、创业孵化基地、网络平台,开展创新、数字、社交等能力培训,补短板、拉长板、锻新板。让从业者以良好的职业状态和专业精神,与新业态一道加速成长,迈上现代化发展新台阶。
新技能倒逼新规范,以含金量澎湃正能量。职业“上新”更需“上心”。只有规范推动新职业发展,才能以新职业发展的“含金量”澎湃经济发展的“正能量”。健全职业规范,及时出台职业培训规范细则,为相关培训机构开发培训课程提供参考标准,提高培训针对性,使人才培养更符合产业发展需求。完善评价标准,建立衡量高技能人才专业素质、职业技能、战略远见的权威标准,就不同技术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进行细分管理和对口评价。加强常态监管,建立评价、培训机构“黑名单”制度,对评价机构不考试就发证、滥发倒卖证书、编造虚假资料等行为严厉打击,对互联网+培训平台数据造假、挂课、刷考等乱象依法治理。让新职业在规范的轨道上成长,澎湃经济发展新动能。
新职业遍地开花、大放异彩。我们要把握新职业带来的新机遇,规范和推动新职业发展,培养和吸引更多人才从事新职业,让新职业不断迸发新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焕新赋能。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沈川人(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