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文创月饼火出圈,创意才是硬道理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8日17:49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金秋月明,学子同望。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高校中秋礼也呈现出新的活力,高校月饼犹如一场创意设计的狂欢,成为文创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中,北京大学“九州团圆”月饼礼盒以校区所含九大园林象征九州,“月明学海”月饼礼盒月饼造型融合北大校徽、未名湖、博雅塔等风物元素,充分展现了北京大学校园文化。武汉大学的“珞珈十三景”月饼礼盒以最受年轻人欢迎的盲盒形式呈现,选用行政楼、老斋舍、万林博物馆、人文楼等十三处的典型地标场景,展现最美大学风貌。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月饼,遵循食养原则,在用中药作为食材的基础上又少油减糖,达到食疗养生的目的。这一既传统又新鲜的文创佳品通过独特的创意、精致的工艺以及浓郁的文化气息,吸引了众多师生和社会人士的目光,让广大学子家长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与地方文化内涵。

近年来,文创产品市场蓬勃发展,除了常见的明信片、钥匙扣、纪念徽章等传统纪念品,还出现了景区冰淇淋,跨界合作的化妆品文创、AR互动冰箱贴,以及今年的特色月饼礼盒。文创产品逐渐向多元化、个性化不断地转型升级,设计和品质上在近几年得到显著提升,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在《2024-2030年中国文创产品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文创产品市场规模达到163.8亿美元,同比增长13.09%。

文创经济的健康发展不是偶然的,离不开文化自信、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工艺提升等多种因素加持。设计师们善于从传统文化、现代艺术、社会热点等多方面汲取灵感,将二十四节气、流行动漫形象等巧妙地融入文创产品之中,吸引当代青年争相追捧。与此同时,文创产品的消费渠道日益多元化。除了线下的实体店,网络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线上渠道也成为文创产品销售的重要途径,这大大拓宽了文创产品的市场覆盖面。

然而,在文创经济欣欣向荣的同时,也要注意到背后需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创意设计同质化严重,许多文创产品往往只是简单地复制粘贴,缺乏深度挖掘和创新融合。文创产业多以旅游+文创商品的形式呈现,未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等均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创经济的发展。

文创经济要实现持续繁荣,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等均需要共同努力,夯实文创产业基础,厚植文化产业发展沃土。政府可以通过规划文创产业园区,积极推动文创产业集群建设,引导文创企业集聚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同时还应应积极挖掘本地特色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将其转化为文创产品的创意源泉。高校和职业院校应加强文创相关专业的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企业应加大在文创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的科技投入,提升文创产品的互动体验感,注重从产品质量、包装设计、品牌故事等多方面入手,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创品。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越(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