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网络安全宣传周于9月15日落下帷幕。此次网络安全宣传周也是网络文明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一周的时间里,围绕“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主题,全国各地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让大家在趣味中学习了网络安全防范知识,提高了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网络安全浓厚氛围不断“UP”。
当前,我国网民规模已近11亿,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渠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文化繁荣的新载体、社会治理的新平台、国际合作的新纽带。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文明建设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如何推动网络空间净化,消解网络负面影响,激发网络传播的正面效能,推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是我们当前亟需探讨的一项重要任务。
网络文明基于建,需要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要坚持依法上网、依法办网、依法治网,各个网络平台要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同时,进一步健全自身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网上内容的发布、审核与传播流程,对账号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对某些特殊领域的大V账号进行实名认证,深入推进“清朗”“净网”等活动,清理网上不良信息,破除网络虚假谣言。让“不跟风,不炒作”“不造谣、不传谣”“文明上网,文明发言”成为网民们的行动自觉,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交流环境。
网络文明长于治,需要强化网络治理科技力量。要积极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网络治理的实践应用。进一步健全技术管网,加强技术监管建设的资金投入,统筹网信各类数据资源,健全一体化技术管网工作机制。加快推进网信数据中心、网络应急指挥中心等系统建设,推进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应急管控、网络攻防等技术,以科技的力量净化良好网络生态。开展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及时对新闻网站、自媒体账号的网络不良行为、违法违规典型案例进行梳理分析,并公开曝光,以法治力量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环境。
网络文明源于和,需要大力培育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网络文明建设的源头活水。河南卫视打造的《中秋奇妙游》连续几年爆火出圈,引发网民对中华传统美学的认可和追求,带动了网络不断产出大批蕴含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等的高质量视频;《人世间》《山海情》等电视剧的高口碑出圈,也反映出可以通过对时代变迁以及生活变化的微观察打动观众。满足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要充分利用好中华传统文化故事,创作更多有生命力、有思想性、有艺术性的文化产品,以优秀的网络产品反哺网络文明。
网络文明育于德,需要提高网民网络道德水平。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个人品德教育,积极倡导文明上网,开展“中国好网民”等系列活动,引导网民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加强对网民网络行为的规范和引导,探索成立网络行为委员会,对网上的不良行为进行公开评判,对恶搞、造谣等散布不良负面信息的予以严肃处理,引导网民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和失德、失范的网络行为,形成文明互动、理性上网的良好习惯,让网络空间更加文明和谐。弘扬网络诚信文化,广泛传播公益理念、善行善举、爱心榜样,探索通过“网络+公益”“网络+慈善”“网络+诚信”等模式,引导网民广泛参与网络公益活动,推动形成网络道德风尚。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严婉莹(襄阳襄城区)
责编:郑傲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