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筑巢引凤为“归雁经济”注入动力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9日18:59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据《湖北日报》报道,近年来,荆州大力实施“回归工程”,积极为荆州籍游子回乡发展铺“路子”、架“梯子”、搭“台子”,努力打造江汉平原回归创业就业置业首选地。人才不仅要引回来,还要留得住,更要发展好。完善返乡入乡创业体制机制、平台、服务,回引“归雁”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完善返乡创业政策,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制度保障。持续优化创业环境,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加强土地、资金、项目等政策的有机整合,解决“归雁”返乡创业过程中的实际难题。宜都市王家畈镇创新实施“政策宣讲+上门服务+资金扶持”工作模式,通过村集体流转土地、镇村两级专项资金帮扶支持,精准发力缓解“归雁”企业资金困境,“归雁”返乡创业的政策活力进一步凸显。要对“归雁”返乡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梳理,返乡创业政策,以感情聚才、真心助才,才能有效助推“归雁”振翅起飞。

针对返乡创、就业人员也要提供专业化培训、开展系统指导等系列扶持措施,平衡解决“归雁”“钱袋子空”和“脑壳子空”的“两空”难题。嘉兴市海盐县通过开设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等主题的“归雁”培训班,为返乡农民工及大学生等“归雁”人群提供专业化、体系化培训课程,切实帮助“归雁”提升“领飞”本领。面对“归雁”返乡创业涉足领域多的实际情况,要在加强统筹谋划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创业培训,依需制定“归雁”培养计划,尝试依托公共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平台等开展能力提升培训,帮助他们完成从“归雁”到“领头雁”的蜕变,让更多的人回得来、留得住、带得动。

做好典型示范、用好带动效应,让更多“归雁”回归家乡。要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创新宣传手段和活动形式,加大对返乡入乡创业典型和优秀乡村企业项目的宣介力度,讲好“归雁故事”,发挥好“领头雁”的示范效应。泰兴市河失镇“归雁”李红生在通过成立合作社带动村民承包土地开展水果种植,有效带动更多“归雁”返乡创业致富,“头雁效应”激发的“雁群活力”进一步展现。要打造技能出众、示范突出的“鸿雁队伍”,强化宣传造势,尝试通过融媒体等多平台进行广泛宣传,构建多角度、立体式、全覆盖的宣传模式,营造起返乡创业就业的浓厚氛围,吸引越来越多“归雁”形成“雁群”。

探索推进“筑巢引凤”“引创促就”等举措,促产业引创业、以创业带就业,释放“归雁经济”活力,让创新创业为乡村振兴蓄积发展新动能。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孙贾梦(宜都市“两江潮”网评团队,宜都市王家畈镇)

责编:廖逢倩

【责任编辑: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