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稻浪翻滚,硕果飘香。东北黑土地上,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西南红壤里,新鲜的果蔬长势喜人;东部的沿海,渔船满载而归,虾蟹鲜活跃动;中西部的广阔平原上,成片的麦田与青纱帐交相辉映,丰收的画卷渐次铺展开来。金秋是丰收的时节,更是向辛勤劳作致敬的季节。无论是农民的汗水,还是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都是在为大地注入活力,夯实着国家粮仓的根基。各地丰富的庆丰收活动,传递出中国农村新风貌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成果。
9月24日上午,武汉优质农产品活动周在湖北优质农产品展销中心正式启动。湖北省和武汉市作为农业大省和中部重镇,借丰收节这一契机,全面展示了地方农业的多元化发展成果。最近几年,武汉市已成功培育了20余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引进了高端种业研发机构,如亚非种业和楚为生物。同时,汉南甜玉米、黄陂三鲜、蔡甸莲藕、喜鹊湖螃蟹等全市千余种品类的优质农产品正通过“江城百臻”等区域公用品牌搭上电商平台的顺风车进入广阔的线上市场销往全国各地,仅在2024年,武汉市通过网络平台的农产品销售额达到了数十亿元,实现了产销一体化的高效运作。
湖北省作为农业大省,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三产融合的发展路径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三产融合,顾名思义,是通过一、二、三产业的深度协同推动农业、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紧密结合。在这种模式下,农业不再是孤立的生产活动,而是通过旅游、餐饮、休闲等第三产业,形成了一条贯穿产业链的立体经济模式。
日前,武汉黄陂区大余湾第二届“晒秋节”以“庆丰收、乐丰收、享丰收”为主题,传承古老的晒秋传统,融入了一系列民俗文化演艺活动和创新元素,吸引游客在这里了解农耕文化、农耕工具的使用和农耕生活。这种“农旅结合”的发展路径,正是三产融合的核心体现。通过旅游的带动,农产品加工、文化体验和服务业等产业被有效激活,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然而,尽管“三产融合”结合电商平台的应用在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这条道路上依然存在挑战。如果将旅游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引擎,农村地区容易陷入单一经济模式,旅游淡季的经济波动将影响农民的收入。电商平台虽然为农产品开辟了新的销售渠道,但在诸如十堰市竹溪县及恩施部分物流相对偏远的地区,运输成本较高,导致电商红利有限。此外,部分农村地区还面临着如果过度开发将带来生态环境压力,短期的经济效益可能损害长期的经济稳定。
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支持。农村地区的物流体系在进一步完善的同时,政府和平台企业应加强合作来确保电商平台的物流网络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农村地区。而要让更多农民从电商经济中获益,必须加强数字化教育,帮助农民掌握数字技能,确保农民能够在共享发展的理念下共同受益。另外,在推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文化和生态的保护,避免短期的经济利益侵蚀农村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确保三产融合模式的长期可持续性。
随着农村经济多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通过“三产”结合的新兴产业模式,他们为农村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思路。武汉经开区近年来通过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汉南现代种业小镇”,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回乡创业,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复苏。相关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武汉市已有每年超过30万人留汉回乡创业,形成了人才回流的良好局面。
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仅展示了农业生产的成就,更为农村经济多元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观察窗口。在湖北省和武汉市,三产融合与电商平台结合的模式,使得农村经济从单一的农业生产向更丰富的产业结构转型,农业不再是单一的生产活动,而成为一个多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未来,当农业、文化、科技在农村经济中找到最优的契合点,农村经济必将走上更加稳定、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为全国的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俞家宝(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