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外贸实现了稳健开局。数字化驱动的跨境电商是助推出口增长的重要“加速器”。数字化物流、跨境交易平台、虚拟数字人……在第136届广交会上,满满的数字化气息点缀着这一火热的外贸盛会。本届广交会还上线广交会APP,进一步优化线上平台功能,提升线上平台效能,助力实现“永不落幕”的广交会。新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大量涌现,顺应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实现了展会服务质量的显著提升。同时,大数据分析的应用提高了交易效率,不仅为参展商提供了更多商机,更为全球贸易注入了新的活力。
广交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深度应用。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对外联络处主管黄昌杰表示,为助力企业拓市场,中心突破展会现场看样、对接成交的传统模式,配合广交会线上平台运营,全年高质量常态化举办“贸易之桥”供采对接系列活动,为展客商提供“屏对屏”“面对面”“面对屏”等多种形式的对接服务,为供采双方搭建高效对接平台。未来,要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就需要进一步深化这些技术的应用场景,尤其是在服务模式上的创新。比如,通过更加智能的推荐算法,为参展企业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推广方案;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可信的交易记录系统,提高贸易透明度;发展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创造更加沉浸式的在线展示体验。此外,还应加强与科研机构和技术企业的合作,共同研究开发适用于会展业的新技术,为参展商和采购商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人才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更加注重数字人才培育,特别是具备跨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可以与高等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开设专门课程或实训基地,为行业输送急需的专业人才,例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依托广交会的学生实习实践平台,实施了“四法育人”的策略,效果明显;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激励员工学习新技能,提高团队整体素质。除此之外,还需要关注生态系统构建,即围绕广交会平台,聚合各类资源,包括但不限于金融服务、物流配送、市场咨询等,为参展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构建起一个健康、活跃的数字贸易生态圈。
广交会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作用日益凸显,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持续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助推他们出海数字化。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广交会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数字贸易标准的制定与互认。这不仅有助于消除国际贸易壁垒,还能促进全球范围内数字贸易规则的统一和完善。本届广交会推出了广交会APP,便利展客双方通过手机访问线上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统一认证、一站式开店,一键查找。线上平台常态化运行,帮助展客商高效开展贸易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性论坛和会议,分享自身的数字化转型经验,吸引更多国家的企业加入到数字化平台中来,形成覆盖全球的数字贸易网络,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数字化水平提升。
2024年广交会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它不仅为全球贸易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展望未来,广交会应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深化数字技术应用,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不断完善自身服务体系,最终实现从传统展会向现代数字贸易平台的成功转变。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蕊(武汉市江汉区新华街道办事处)
责编:廖逢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