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迎接数字治理新纪元,深度推进数字化转型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7日17:14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推进教育数字化”“创新发展数字贸易”。这一系列关于深化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方针,无不彰显着数字化赋能已经成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选项。

当前,数字技术日新月异、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数字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基赋能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贯通协同,推动重大改革任务落地落实。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管理理念和治理模式的深刻变革。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下,全球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其中“数字治理”的概念日益凸显其核心地位。它不仅重新定义了现代社会的运行逻辑,也深刻影响着国家竞争力和个人生活品质。

数字治理是运用数字技术和思维,对传统治理模式进行革新和优化的过程。它强调以数据为基础,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提升治理的精准性、高效性和协同性。在我国,数字治理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了数字治理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相关政策和规划的落地实施,不仅为数字治理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也为各级政府和部门开展数字治理实践指明了方向。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使得数据成为连接个体、企业和社会的重要纽带。然而,海量的数据背后也潜藏着巨大的挑战:如何确保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共享、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这就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数字治理体系。

数字治理的核心在于建立透明、公正的规则体系。政府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和使用的规范,保护公民隐私,防止数据滥用。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也是数字治理不可忽视的一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基本的数据解读能力和网络安全意识。开展广泛的数字素养培训,不仅能加强公众自我保护的意识,也将为数字治理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数字治理,包括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组织、学术界等,共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通过多方对话,倾听不同声音,促进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合作。同时,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分享成功经验,参与国际数字治理规则的制定与协商,推动全球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数字治理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效能。数字治理为党建工作注入新动力,有效地织密基层组织网络,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式管理。“智慧党建”平台的应用,不仅方便了信息上传下达,还促进了党务公开透明,增强了组织活力。

在反腐败工作中,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全面监测公职人员的行为,发现异常和潜在风险。通过有效整合和分析各类数据资源,实现对腐败行为的精准识别和预警。数据治理还可以推动信息共享,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跨部门协作,形成反腐合力。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和决策,进一步增强反腐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数字治理不仅为反腐败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也为构建清廉政府、维护社会正义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推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数字治理同样推动农村治理结构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信息化平台搭建,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改善了农民生活质量。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优化决策过程,提升治理科学化水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不仅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治理方式深度融合的产物,更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动力。

数字治理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中,展现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完善,数字治理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数字治理必将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赵瑞超(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杨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