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黄陂飘果香,乡村活力强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0日15:52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据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消息,近日,2024年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和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评选结果揭晓,黄陂的木兰草原景区入选2024年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是全省5个入选项目之一。近年来,黄陂充分发挥都市近郊优势、生态资源优势和木兰文化优势,持续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形成1000平方公里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好山好水好黄陂,青山绿水滋养了黄陂的田野村落,山坡上下随处可见硕果累累,黄陂成了很多人出游的必选打卡地。

木兰天下秀,黄陂硕果香。几十年来,黄陂果蔬种植传承创新,成果斐然。譬如,上世纪90年代以来,黄陂区以黄土高坡为基地,以零星草莓苗圃培育,首次面向市场,到草莓地基走向武湖、三里、六指风靡全黄陂;从草莓种植企业化、合作社化,到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品牌;从成立黄陂区莓产业协会和种植户群体,到黄陂木兰草莓注册相关商标,进军全国市场,被授全国果品百强称号,并通过门店,形成健全销售网络;从成立产、学、研草莓科技大院,到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深加工草莓酱系列附加产品,实现多方共赢。果蔬厚植于大地,创新传承于民间。黄陂人的血液流淌着农业创新的科技因子,勇于奋进的大格局,骨子里就有一种天然的创新递进力量。鲜灿灿的草莓表达了黄陂生活之美、自然之美、幸福之美,散发出黄陂特有的泥土芳香,浸透出黄陂人独特的格局魅力,彰显进取精神的独到人生。

黄陂果香彰显农业活力。近年来,黄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三乡工程”、和美乡村建设为主线,着力创新农业发展传承与跟进,为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经济注入强劲动力。譬如,结合黄陂木兰山水自然资源,木兰山脚下打造果蔬种植基地,建立大棚蔬菜园;火塔线公路两旁实现土地流转承包,开辟樱桃、桑葚、油桃种植观赏基地,不仅盘活了当地经济,让老百姓腰包鼓鼓,还发展了乡村文旅旅游。深入挖掘黄陂本地农业精髓,先后创造出采摘驿站、休闲度假村、前川特色果园娱乐基地,以及特色生态小镇、木兰田园综合体,为黄陂区丰富农业资源增加新亮点。此外,深入推进实施大学生村官回乡项目,长效化培育新农人,培养农业科技新土专家,培育乡村红色雏雁人才,为打造乡村特色农业源源注入源头活水。只有农业兴,才能实现乡村振兴,黄陂果香带动了黄陂农业又好又快的向前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农民变富、农村变强、农村变美!

黄陂果香映照旅游兴旺。近年来,黄陂以农民丰收节为契机,举办各项农产品参展活动,指在弘扬丰收节精神,歌颂劳动丰收,进一步向外宣传黄陂农业特色,为黄陂农产品打开销路,垫定了牢固的基石。一方面展示了黄陂特色,更有利于吸引市民前来观光打卡,爆满了人气,进一步刺激旅游消费;另一方面,乡村资源合理配置利用运转好了,乡村更加清洁、干净美丽,更有利于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因为人们都喜欢风景美且有特色的地方。持续推动了黄陂旅游业蒸蒸日上。黄陂以自然资源为载体,配合人文资源,围绕全域旅游创建,突出“黄陂果香-乡村旅游-区域经济”特色内涵,形成聚合效应,走出一条“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特色乡村旅游发展之路,使得黄陂旅游越发繁荣兴旺。

新时代黄陂果香,正在为助力乡村振兴添彩、加油。我们热忱欢迎中外游客前来黄陂打卡观光,品尝佳果,举办果蔬丰收盛会,以果为媒介,载歌载舞,共话乡村振兴进行曲。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雪雷(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网评团队成员)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