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湖北省孝感市、咸宁市,考察了云梦县博物馆、嘉鱼县潘家湾镇蔬菜长廊和四邑村,了解当地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情况。“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广大党员干部当循迹“荆楚之行”牢记殷殷嘱托,坚持真抓实干、因地制宜,突出资源禀赋、人才赋能,集民智、聚民力、优民生,下好产业强发展、人才助发展、文化兴发展的组合棋,让乡村振兴“最美画卷”徐徐展开。
坚持“立足实际、打造特色”,下好“产业强发展”先手棋,锻造乡村振兴“火车头”。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考察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首先是要发展富民产业”。产业兴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民富裕的可靠保证。要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势利导,最大限度用好各类资源,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打造价值链、增值链、产业链“三链并进”,形成链条完整、产业丰富、效益联结的融合发展新格局。要立足自身优势,从优势中找特色,从特色中找亮点,走出一条“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亮”的发展道路,在产业振兴的道路上开辟新路径、打造新模式。
坚持“选育管用、人尽其才”,下好“人才助发展”关键棋,培育乡村振兴“群雁阵”。乡村要发展,离不开人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注重“人才兴村”,引导大学毕业生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用“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基层多数种植能手、养殖高手、农民企业家都是本土培养出来的能工巧匠,对乡土有深厚感情,是宝贵的本地财富。要强化现代农业人才保障,吸引技能带动型、实用经营型、技术服务型等人才,引凤还巢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不断带动更多群众,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要选派一批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结对帮扶”“以老带新”等方式,培育壮大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队伍,让越来越多的“乡村能人”登上舞台、展示才能,激活本地人才春水,从而更好推动产业融合快速发展,助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赓续传承、以艺化人”,下好“文化兴发展”保障棋,铺设乡村振兴“金里子”。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把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要素、农村农民发展需求等结合起来,注重汲取城市文明及其他文化优秀成果,在传承保护的基础上,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乡村文化的生命力,通过以文化人、以文化村,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韩刚(襄阳市保康县)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