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从跑马拉松中领悟基层党建工作真谛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3日15:40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11月12日,襄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省体育局同意,2024湖北·宜城汉江半程马拉松将于11月24日在襄阳宜城举行。据介绍,赛事规模为8000人,其中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设有3000个名额,健康跑(约6公里)则有5000个名额。赛事的起终点都设在宜城市的楚都文化中心,赛道沿途经过多个著名景点和地标,如宋玉中学、五条路创意街区、倚天大桥等,让参赛者在跑步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宜城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

马拉松已经成为如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这项耐力和快乐并存的运动,已经成为了一项全民参与的运动盛事。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毫无疑问,马拉松42.195公里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次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挑战,跑马的背后是默默的坚持和无人知晓的付出。跑马拉松的过程就是用强大的意志力,战胜心中的懒惰、消极、畏难等种种负面情绪,从而达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目标。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跟跑马拉松一样,需要党员干部具备坚定的信念和持久的耐力,坚持下来,方能有所收获。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 。基层党建是党的建设基础工程,事关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事关干部队伍建设,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有利于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健康的体魄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一步一脚印、日积月累的训练而成的。正如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者基普乔格一样,始终热爱,多年如一日的坚持,才能始终保持一个最佳的精神状态。基层党员干部离群众最近,跟群众打交道,首先应摆正态度,群众有难题有诉求是很正常的,想方设法解难题为民分忧,才能长本事,赢得群众信任。譬如,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持续深化“党员公约”,并坚持开门定公约,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用三峡渔鼓调传唱党员公约,围绕公约设岗定责,组织党员发挥个人特长,组建5支服务队常态化开展便民服务,对党员践诺情况月评价、季考核、年评议,争当先锋、汇聚力量。这种做法实际上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让党员干部自发的“跑”起来,并形成了长效机制,个个奋勇争先。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超越自我,是马拉松比赛时最为重要的信念。理想信念是千百次想放弃时,始终有一个坚定地坚持下去的理由,那就是不断的相信自己突破自己。从来都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也没有从天而降的成长,对于基层党员干部而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仅要主动提升综合能力,更应积极参与到基层党建工作中去,在问计于民的过程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与群众深结情谊。今年10月,独山县影山镇翁奇村第一书记朱涌离任,村民含泪送别的场面感动全网。群众是最懂得感恩的人,谁是真心为民,人人心里有本账。朱涌在驻村期间,积极助力翁奇村发展,争取资金470余万元,落实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18个;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为村级合作社带来每年8万余元收入。大力推广山茶、猕猴桃、葡萄等农产品,帮助群众拓宽销售渠道,每年为群众增加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基层党建说到底,还是要依靠“关键少数”,通过优秀的党员干部,凝聚更大的发展力量,从而改变和推动乡村振兴和发展。当下的翁奇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携手并进,展现出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愈发显著。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稳步提高,群众满意度持续上升,产业发展步伐稳健,基层治理体系日益健全。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做好基层党建工作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基层有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才能为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深水期和攻坚期,很多工作需要基层去落实和反馈,这更需要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砥砺实干作风,凝聚群众力量,最终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龚樊(襄阳市樊城区清河口街道)

责编:沈素芬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