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近日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做好岁末年初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工作,强调着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面排查、实质化解矛盾纠纷,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这不仅是应对当下社会挑战的必要举措,更是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深远谋划。
综治中心作为基层综治工作的核心枢纽,其规范化建设是构建稳固综治体系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实践中,各部门因职能差异与资源分配不同,在协同合作时常常遭遇困境。以城市综合管理为例,交通部门与环保部门在面对道路施工引发的噪音与扬尘污染时,若缺乏有效协调机制,极易出现推诿或重复执法现象。因此,必须从顶层设计入手,构建常态化、高效化的跨部门沟通协商机制,明确各部门在不同矛盾纠纷处理中的角色与责任,同时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激发各部门参与综治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形成紧密协作、无缝对接的有机整体,确保综治中心高效运转。
全面排查矛盾纠纷对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基层网格员作为“社会触角”,其效能提升迫在眉睫。当前,网格员队伍因专业素养不一与工作负荷过重,在矛盾纠纷处理上力不从心。为此,需构建完善培训体系,纳入法律、沟通、心理等课程,提升网格员专业能力;运用智能终端等科技手段,优化任务及信息流程,实现精准推送与实时反馈,减负增效。同时,聚焦重点领域与人群排查,劳动密集型企业可设第三方机制,强化法规宣传;老旧小区先做民意调研,引入专业机构规划拆迁与物业方案。通过这些举措,不仅能提高网格员工作效能,更能从根源上预防与化解矛盾纠纷,筑牢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使基层治理更精细、更高效,让社会环境更加和谐有序,为民众营造安心、舒心的生活氛围,推动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基层综治工作以实质化解矛盾纠纷为核心,创新方法与长效机制是关键。当下“三调联动”格局有雏形但调解主体衔接协同不足。需构建统一调解信息平台,达成案件信息实时共享、进度透明跟踪与结果互认互通,杜绝重复调解与信息差。设立联合调解专家库,集多领域人才针对疑难纠纷提供一站式服务,提升调解成效与公信力。跟踪回访机制也至关重要,借助现代数据技术升级,以数据深度分析模型,运用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技术,综合剖析当事人情况,预判矛盾走向,提前拟定预防策略,筑牢矛盾化解成果,由此全方位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迈向新高度,保障基层和谐稳定,促进社会有序发展。
基层综治工作中,基层党组织与自治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至关重要。基层党组织需发挥战斗堡垒效能,构建党员广泛参与的多元机制,把矛盾化解纳入党员积分管理,促使党员深入基层,化矛盾于无形,成为综治关键力量。基层自治组织也要与时俱进,让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从纸面走向现实,成为自治圭臬。通过线上线下集民智,依社区特质与时代脉搏制定实操性强、靶向精准且有约束力的规则,并借文化建设与志愿服务,提升居民对自治组织的认可与归属,激发其参与矛盾调处的热情,共筑和谐共享社区新生态,筑牢基层综治坚固防线,为社会稳定发展奠定基石。
筑牢基层综治防线是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需持之以恒深挖问题根源,创新工作理念方法,强化基层力量与机制建设,才能真正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为社会稳定筑牢铜墙铁壁,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安全感与幸福感,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向新辉煌。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虎(长阳政法“清江剑”团队负责人)
责编:廖逢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