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要打造精品文旅品牌和线路,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这为各地农文旅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有着天然的联系。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既有助于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也有利于推进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近年来,江夏区乌龙泉街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促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做好农文旅融合大文章。
夯实基础保障,为乌龙泉文旅高质量发展增实力。跑实政务服务“加速器”。乌龙泉街道明确一名专员与文旅企业对接,墨斗山居民宿建立时,聚焦20个重点业务进行“手把手”指导,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运营。三味归谷·个个世界建立时,街道主动问需于企,为企业制定生态停车场规划方案,协调移动厕所入场,完善相关配套,解决企业“开园在即、配套欠缺”的燃眉之急。跑好只说“yes”单行道。街道坚定贯彻“两山”理论,引导民宿以太空舱为代表的经营服务设施科学建设,让太空舱成功点缀在梁子湖的湖光山色之间。主动协调沟通,推动三味归谷个个世界小木屋落地,打出江夏自己的挪威森林品牌。跑活乡贤引领新业态。街道奋力探索“乡贤+”赋能乡村振兴民宿发展新模式,民宿墨斗山居主理人正是文旅民宿产业的领路人,引领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乡村旅游产业,摇身一变“服务员”“餐饮大厨”“手工艺人”共同参与乡村文旅产业发展。
深化融合发展,为乌龙泉文旅高质量发展强动力。建强协会凝聚力。年初,街道召开农文旅企业座谈会,成立武汉市江夏区乌龙泉街道农文旅协会,促进协会企业之间资源共享、抱团取暖、优势互补,挖掘更多潜在商机。厚植资源优势、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丰富提升“全”域精彩的文旅业态,共同凝聚“联”动互融的发展合力。在协会带领下目前已形成客源稳定的一日游、二日游精品旅游路线。驾驭文旅短剧新热潮。街道积极探索文化和旅游等产业跨界深度融合,借力强村公司,与武汉视角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决定联合出品网络短剧《江夏行·金牌搭档》,短剧以实际地名呈现,以《江夏行》作为主题曲,在乌龙泉实名实景拍摄,短剧即将在各大网络视频平台上线,届时会在市场上起到引流宣传推广乌龙泉文化旅游的作用,助力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打造全域品牌,为乌龙泉文旅高质量发展添魅力。挖掘乌龙泉文旅厚底蕴。街道通过全面摸排区域内历史文化、遗址古迹,编撰乌龙泉历史文化旅游画册全面展现乌龙泉李白《江夏行》、五谷城、膏药铺柳太婆传奇和郭正域之墓的特色人文。去年十月以李白文化穿针引线,全方位打造李白文化园,持续完善“跟着李白游江夏”全域旅游线路,成功举办“明月照古郡,李白江夏行”暨江夏金秋文化旅游节活动,邀请知名唱作人方三俊为《江夏行》谱曲,制作MV,今年又在原有《江夏行》歌曲基础上融入京剧元素谱写了戏曲版《江夏行》。擦亮乌龙泉文旅金名片。立足辖区农文旅资源,发挥优势特色,绘就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图景,推广全域线路,规划设计活力一日游:深耕细耘家庭农场-初阳果乐小镇-古龙山庄-灵山公园;畅玩两日游:古龙山庄-灵山公园-膏药铺-李白文化园-知辛农场-龙壹茶场-个个世界-悦湾庄园-墨斗山居等全域精品旅游线路。打响湖北西瓜王江夏土地堂品牌,通过“街道书记直播带货”永旺开展土地堂西瓜王展销活动,为土地堂西瓜品牌持续赋能,不断提升品牌价值;争创4A景区,积极创建灵山矿创4A级景区以及推进勤劳致富、幸福灵山和美乡村示范片建设试点项目,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壮(武汉江夏区乌龙泉街道办事处)
责编:郭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