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整治“指尖”之负应当标本兼治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2日22:06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近日,“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全国整治工作会议召开。中央网信办印发《“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全国整治工作方案》,提出在2025年底前,重点集中整治政务应用程序存在的过多过滥、多头填报、建设不规范、功能异化等4方面问题,部署集中摸排、自查自纠、备案管理、健全机制等工作。

在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下,各种形式主义经常改头换面、屡禁不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明确要求为基层减负,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精兵简政,持之以恒把这项工作抓下去。”从政务软件、办公软件泛滥的“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到调研、走访成为“坐在车里转”“隔着玻璃看”的“脚尖上的形式主义”,再到实情“缩水”、意见“潜水”、数据“注水”的“笔尖上的形式主义”,小小的形式主义就能“卷”出多种花样,不可否认,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拓宽了沟通渠道,为各项业务开展带来了便利。然而,当这种便捷性被过度利用,甚至演变为形式主义的新变种时,它就成为了一种负担。

轻装上阵,理清“指尖”纷繁复杂功能。《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近期,多起“指尖打卡”等形式主义典型问题被公开通报,多地也开展集中整治,释放出常态长效持续纠治,严抓不放、常抓不懈的强烈信号。我们需要看到既要坚决卸载、解散不必要的政务App、工作群,也要纠正将机械排名、无谓留痕、台账记录与绩效考核直接挂钩等错误观念和做法,更要加强对政务App、政务新媒体账号和工作群组等进行规范管理,建立起真正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避免“一刀切”“一阵风”。

正本清源,认清“指尖”为民服务初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吹响了深化改革、提升治理效能的集结号。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首先要从思想上抓起,明确其问题根源在于少数党员干部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一些上级单位“以痕迹论政绩”的错误政绩观所致,他们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政绩,甚至是重包装、轻实际的“材料政绩”,导致基层人员只唯上不唯下、只唯虚不唯实,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只有消除这种错误政绩观,才能为基层真正减负。因此,各地在考核政绩时,应推动从简单考“材料”、查“痕迹”向重点考成效、看“潜绩”转变。同时,多倾听基层群众的声音,用群众的口碑来评判工作成绩。

脚沾泥土,听清“指尖”背后真实民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地调研,变成了“从群里来到群里去”的工作常态,检查工作沦为检查“留痕”照片和所谓的“漂亮数据”,“一拍了之”代替了实地调研,结果就是在微信群、朋友圈弥漫着一股“赛成绩”“秀肌肉”的不正之风,而真正隐藏的问题并没有得以根治和解决,很多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基层是落实政策、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最前线,干好基层工作,不能“微信群下乡、朋友圈调研”,更不能“十指不沾阳春水”,而是要发扬“干”字当先、部署为要的方法论和实干精神。基层干部在基层,就要多修“内功”,把胆识体现在“敢干事”上,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克服能力危机、本领恐慌,提高“善为”能力。

卸下包袱,才能轻装上阵,当务之急是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严抓不放、常抓不懈,出重拳推动“当下改”,换招式促进“长久立”,建机制确保“不回潮”,将基层干部切实从“指尖的形式主义”中解脱出来,让他们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最终将工作从自己的“指尖”上落到群众的“心尖”上。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赵继(钟祥市委网信办)

责编:郑傲兰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