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快递进村”深入实施,农村地区的物流体系得到了显著提升,极大地便利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12月3日,交通运输部举行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专题新闻发布会,在邮政领域实施方案中提到,要扎实推进“快递进村”。
推进“快递进村”,要持续夯实快递基础设施建设。邮政快递业是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畅通经济内循环的生力军。县乡村寄递服务网络加快健全,全国已建成30多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今年以来,我国快递市场持续快速发展,月均业务量达到140亿件,年快递业务量超千亿件、业务收入超万亿元,已建成世界上最为通达、最为普惠、规模最大、受益人数最多的寄递服务网络。
推进“快递进村”,要持续提升快递服务质量水平。过去,农村居民为了收发快递需要前往集镇,不仅费时费力,还增加了生活成本。如今,随着快递网络的延伸,大小家电、居家百货等商品可以直接送到村中,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购物选择,降低了生活成本。此外,快递服务还带来了上门送货服务,提升了居民的消费体验,改善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随着快递网络的完善,农村电商发展迅速,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等新模式兴起,为优质农副产品找到了销路,也为农村群众提供了创业就业的机会。此外,快递进村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推进“快递进村”,要直面解决现实中的困难和短板。当前,“快递进村”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堵点,离人民群众的美好期待还有一定距离,在服务能力优化、可持续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应持续发力。对此,应采取有效举措,让“快递进村”更畅通,实现村村有网点、村村有服务,农产品运得出、消费品进得去,切实打通农村消费的“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进城的“最先一公里”。未来,可以通过加强政策支持、鼓励市场主体创新服务模式、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效率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快递进村”发展,例如,加快修订《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快递服务》等标准,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规范农村快递经营行为,鼓励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业务模式,解决服务不规范的问题;利用无人快递车、智能快递柜等新兴技术,有效解决农村地区快递需求量小、配送成本高的问题。
我国农村地区差异大,需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多种模式推进“快递进村”,实现多点开花,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模式和服务体验的差距,让农民腰包鼓起来,农村生活美起来,让邮政快递业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发挥更大作用。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向孟天(宜昌猇亭区“猇亭风”网评团队)
责编:詹蔷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