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湖北省委对财政部门提出“构建一个动力机制”的要求,这是省委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重要论述,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大场景和我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奋斗目标,对做好新时代财政工作提出的最新要求、系统部署、战略指引。“构建一个动力机制”就必须要践行大财政理念,立足“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三个问题,全面提升财政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提供坚实保障。
解决“怎么看”的认识问题
大财政理念是在财政领域中的一种理念和思维方式,我理解是指在财政工作中,关注国家财政的总体性、战略性和长远性目标,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大财政理念强调整体性和协调性。大财政理念要求将财政工作纳入整体发展来考虑,关注财政政策与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相互关联性、一致性,强调财政工作应与国家发展战略和目标相协调、相统一。通过整体性思维,协调各项财政政策和措施,确保宏观经济稳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鼓励各级政府之间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形成整体效应。
大财政理念强调可持续发展。大财政理念注重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利用资源的原则,强调财政工作不仅关注眼前的短期效益,还要考虑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科学评估收支平衡、债务风险、资源利用效率等因素,加强财政规划和预算管理,合理配置财政资源,持续促进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
大财政理念强调创新和改革。清醒认识财政工作面临的“时与势”,在财政工作中不断创新和改革,采用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方法,推动财政管理体制和政策的改革,提高财政工作的效率、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好地应对经济变化和社会需求。
大财政理念强调依法治理。财政工作必须坚持法治原则,依法履行职责,严格规范财政管理行为。同时,也要推动财政工作的透明化和公开化,加强财务监督和审计工作,防止腐败和浪费现象的发生,促进廉洁政府建设。
解决“怎么办”的导向问题
明晰“怎么办”就是必须清醒认识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形势任务,所肩负的职责使命,应当思考如何以全局的思维、更高的目标、过硬的能力,将大财政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为大财政理念明确践行导向,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增强财政整体系统思维。正如全省财政工作会议指出:“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部署大财政体系建设,力求突破传统财政理念和管理模式,运用系统观念和统筹方法,更加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更好实现促发展、惠民生、防风险等国家治理功能”。要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持续树牢政治规矩,严格把准财政方向,不断强化“财”自觉服从服务于“政”的意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对财政工作的部署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财政体制机制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不断加强,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加快推进。我们要自觉把财政体制机制改革放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考量和谋划,用“小钱”引“大钱”,集“散钱”成“整钱”,变“死钱”为“活钱”,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体现财政担当、展现财政作为,为实现现代化建设良好开局提供坚强的财政支撑。
提升财政高效服务水平。要坚持以民生为导向,加大对教育、卫生、社保、就业等公共事业领域的投入,全面统筹各项资源,稳住财政运行。严格执行“过紧日子”要求,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在严控非刚性支出的同时,不遗余力做好民生实事、重大项目资金保障工作,切实把有限的财力花在“刀刃”上。扎实开展财政绩效评价工作,加大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和评估力度,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确保财政支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强化财政风险防范化解。坚决守好财政运行底线,科学合理确定财政收支目标,把握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兼顾规模、质量和速度,确保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坚决防范库款风险,切实压减财政暂付款规模,确保库款规模回归合理区间,强化对年度预算支出的资金保障力度。坚决防范好社保基金风险,加强运行动态监控,定期评估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基金未来收支状况,及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出预警。
解决“怎么干”的实践问题
谋划“怎么干”就是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大财政理念需要注重实践操作和行动路径的确定。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全方位、深层次加速演进,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财政持续稳增长压力很大,收支矛盾愈发突出,资金周转更加困难。如何运用大财政理念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抓好以下方面工作:
提升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树立大财政理念,展现财政部门更大的担当作为,需要我们全面提升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而现代化重在“化”上,表现为对现代经济、科技、管理等知识的消化、吸收和运用能力,做到理念、法治和机制的现代化。作为省级财政部门除了要具备一定的制定政策能力,建立健全本地财政制度体系,更重要的是要有执行中央政策、抓落实的能力,争取做到推进工作有章法、有套路,善于借力、借势高效完成任务。
提升干事创业能力。管理想要上去,能力必须先上去。作为财政干部,在“扛旗夺牌”的赶考路上,将始终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加强自身履职能力建设,不断学习和掌握财政领域的专业知识,关注财政改革和政策变化,保持更新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积极创新财政工作方式方法,探索新的工作路径和方法,提高财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守牢廉政风险关口。时刻牢记自身职责和使命,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严格遵守行政纪律和职业道德规范,做到心中有法、言行合法。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做到廉洁从政、规范用权,自觉遵守纪律法规,严格执行制度要求,确保财政事业的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湖北财政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们要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以服务发展、服务改革,服务民生为己任,攻坚克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贡献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亮(“楚财先声”网评团队)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