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高位推动大财政体系建设,明确提出要“构建一个动力机制”,建立以有效债务为核心的财政金融投资统筹机制,推进大财政建设和投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改革,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大财政建设的基础和切入点是国有“三资”,如何把家底盘清楚,让国有资金资产资源活起来、动起来,发挥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是当前财政部门面临的首要课题。
变“分散”为“集中”,形成盘活国有三资的合力和动力
加强统筹管理。改变之前国有三资分块管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现状,从进一步强化三资管理部门责任,厘清国有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边界入手,完善顶层制度设计,明确主管部门在盘活三资工作中的职能作用。
凝聚理念共识。牢固树立大财政建设理念,凝聚部门共识,进一步强化“三资”盘点、“一账一表”编制在大财政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压实各地、各单位、相关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和主管部门“一账一表”编报责任,及时查漏补缺,确保数据信息真实完整、动态调整。
优化管理机制。完善可利用、有效资产动态管理台账,建立地方财政、发改、国资、自规等部门联席会议机制,深入挖掘“一账一表”数据价值,积极探索“三资”盘活新路径,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筹集资金、配置资源、做大资产、壮大资本,构建新动力机制,不断夯实大财政体系建设基础。
变“输血”为“造血”,不断增加可用资金的规模和活力
目前,国有资金偿债能力弱,国企自身发展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对财政资金依赖性强,迫切需要增加可用资金规模和活力。
加强财源建设。推动财政收入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通过优化税收征管、扩大税基、提高税收效率等手段增加财政收入。
深入挖掘存量。要持续优化营商政策环境,加快兑现惠企政策;统筹运用产业引导基金、融资担保等财政“工具箱”,支持市场主体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赋能。加快清理盘活国有“三资”,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激发自身活力。国有企业激发自我筹资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寻找新的增长动能。通过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开拓新的市场领域,从而增强盈利能力。同时,在国有企业资金管理方面,加大资金统筹调度力度,资金由总部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做好资金平衡预案,分季度编制滚动资金预算,防范财务风险;发挥资金流动效益,加快项目建设,早日竣工投产。
变“存量”为“增量”,不断提高闲置资产处置利用效益
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流转速度。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资产评估、登记、交易等制度,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对闲置资产进行处置。通过协议转让、无偿划拨、统一运营等方式,将分散在各个国有企业、各个行政事业单位具备经营条件、权属清晰的优质资产整合打包,交由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公司集中包装、统一管理,逐步实现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把控有效负债可能带来的融资风险。国有企业要加强资产有效使用,实现融资资源合理化应用,通过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的有效融合,建立科学的融资模式和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优化债务结构,对市场变化、价格波动、政策调整等因素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确保资本运作的稳健性。
变“资源”为“资本(资金)”,不断挖掘国有资源潜在价值
深化部门协同联动。积极探索资源资产化、资本化的路径,由上至下设立统一的资源计价标准,将国有自然资源、公共设施等通过合理评估、有效整合,转化为可以产生经济收益的资本。例如,可以通过设立资源开发基金、发行资源类债券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立资源交易平台,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实现资源的经济价值最大化。
深度发掘资源潜力。注重文旅、文体、数据等资源的开发、包装和宣传,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相关资源的开发利用,放大其经济和社会效益。
规范资源体系建设。通过构建上下结合的资源体系和标准,明确各类资源的命名标准、格式标准、数据关联标准,制定资源管理机制,从而为资源的准确评估和计价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以上方式,加快各类资源的合理估值、入账核算及高效变现。
推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大财政建设,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之间需要打好盘活“组合拳”,形成自上而下的政策协同效应,财政干部需展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为国有“三资”注入新动能,构筑湖北的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诗澜(“楚财先声”网评团队)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