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省委书记王蒙徽在全省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大会上提出,建立以有效债务为核心的投资、财政、金融统筹机制,推进大财政建设和投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改革,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启新程,省委赋予财政新时代新使命,如何科学定位债务,以化债为切入口,推动有效债务与有效投资良性互动,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提供强劲动能。
坚持辩证思维,科学理性认识债务
正确看待融资举债。债务由来已久,不是新时期的产物,也不是中国独有的。我国政府负债率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融资举债还有一定空间;从国内来看,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四川等经济发达省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也排在前列。湖北债务规模居全国第9位左右,与经济总量在全国排位基本匹配。
积极发展有效债务。保持适度合理举借债务是积极有效的,关键是债务要用得其所、用出成效。近年来,我们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方式举债,保障了全省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债务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充分发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稳住经济基本盘的重要作用,全面助力湖北高质量发展。比如,举债建地铁,除了方便了公共出行、形成了优质资产,还能辐射带动周边各种业态的发展,带来“地铁一响,黄金万两”的经济社会效应。但应该看到的是塑造城市发展格局,优化城市发展品质,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的深远意义。
坚决杜绝无效债务。有效债务的定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与有效债务相对应的是无效债务,无效债务不仅不能促进发展,还会形成风险和浪费。举借了债务,但没有实实在在用到好的项目上去,比如说一些“名存实亡”的项目、“三超”(超标准、超范围、超限额)项目、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半拉子工程等,不仅未能发挥债务“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大量的资金打了水漂还要承担利息,而且未来偿债堪忧,可能引发财政兑付风险。
坚持发展观念,全力以赴支持稳增长
处理好化债和发展的关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要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发债是为了发展,化债也是为了发展,化债主要是化风险,而不是化规模。湖北作为经济和人口大省,应主动挑起经济发展大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不搞政策“一刀切”,杜绝畸轻畸重、以偏概全、顾此失彼的行为,实现在安全中促发展,在发展中保安全。
精准聚焦支持发展。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接续滚动储备专项债券项目,科学制定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资金规模安排。重点支持经济支撑作用明显、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投资项目。运用好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政策,重点保障产业园区和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提振信心和市场预期,发挥政府投资托底经济的重要作用。
加强有效债务与投资统筹。建立总量适度、结构优化、成本较低、稳定持续为主要特征的“有效债务”,为投资提供资金保障,通过有效的投资来承接更多的债务融资。形成“有效资产-有效债务-有效投资-新的有效资产-新的有效债务”良性循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坚持底线意识,综合施策化解风险
稳步提升综合财力。“土地财政”模式难以为继,给财政收入带来的冲击不可避免,要综合运用做大一般公共预算财力、加大“三资”清理盘活力度、加强非税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征收管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等措施,尽可能做大“分母”,增强举债发展的底气。
区分轻重缓急化解风险。化解风险要坚持应急和谋远相结合,树立大财政理念,统筹资源、集中兵力优先用于“排险除爆”,科学制定并落实年度化债计划,落实偿债来源,加强工作衔接,稳妥有序推进,做到久久为功。
建立风险防范隔离墙。厘清政府和企业边界,落实企业偿债责任,防止化债“等、靠、要”。用好中央一揽子化解政策,防止风险蔓延扩散。保持高压监管态势,加大违法违规举债行为追责问责力度,形成有效震慑。
坚持系统谋划,立足长远建全机制
推进政府项目综合绩效评价。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平台建设,制定举债项目资金来源审核、融资平衡分析和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等制度,落实高风险县区融资平台举债上新项目提级审核机制,从源头杜绝政府投资项目过度超前、超规模、超标准问题,提高政府投资效率、效益、效果。
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专项债券“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健全债券项目全链条、常态化、穿透式监管,着力摸清项目形成的资产底数,推动有效债务形成有效投资,加快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
健全统计监测预警机制。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全口径债务风险评估体系,为债务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健全地方债务统计监测、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债务动态监测和风险提示,有效形成风险防范闭环管理,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杨洋(“楚财先声”网评团队)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