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大财政体系建设是财政部门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书写的重要篇章。湖北财政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结合实际、大胆探索,从最初悟思路明方向,中间边学习边试点,到现在强路径抓实干,初步形成了以“有效债务”为锚定的财政金融投资统筹联动机制等一系列研究实践成果。
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为历次改革的先行军、突破口,作为各种要素资源的联结点,应当在中国经济转型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通过选取黄石市本级、恩施市作为试点,开展“一账一表”填报,对接金融机构,分析发展潜力,研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组建模式,融合国企民企,促进供需对接,取得积极效果,为地区发展争取了真金白银。试点实践证明,构建大财政体系,建立以“有效债务”为锚定的财政金融投资统筹联动机制,对于寻找新的资本积累模式是有效可行的,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提供持续资金支持和发展保障。
大财政体系是一套全新的体系,需要我们以系统思维,从无到有,由点及面,探索试点经验,破解发展难题,将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围绕“构建一个动力机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实操闭环。从科学设置编制“一账一表”,到有效盘活利用“三资”,搭建资金供应链平台,创新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等等,这些都是崭新的课题,是前所未有的开创性工作。湖北财政人敢为人先,积极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一以贯之解放思想,破除路径依赖,在吃透理论、厘清思路基础上,充分运用“第一性原理”,于实践中大胆探索,于探索中总结归纳,于归纳中提炼升华,以思想“破冰”实现发展“突破”,在开拓创新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作出财政贡献。接下来,大财政体系建设将由试点向全面铺开,工作难度更大、要求更高、需要考虑的方面更多,我们会进一步坚定信心,不断突破超越,调动各方力量,努力把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以奋进昂扬的姿态破解各项改革难题。
此外,参与大财政体系建设,对于财政干部而言,需要不断拓宽专业能力和知识结构,比如供应链平台建设、金融工具、有效投资等,这些超出财政范畴的知识,要求我们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在学习过程中去增加理论厚度、提升科学思维、梳理历史逻辑和获取实践方法。同时,大财政体系建设是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实效的改革任务,我们积极思考破题,对接金融机构及相关部门,探寻联动路径,切实发挥财政作为要素资源联结点、生产关系耦合器的作用,从全省盘点国有“三资”逾千亿元,到黄石、恩施试点分别获授信,通过有效的实践证明大财政建设路径科学、务实可行。将财政工作与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相结合,更是需要拓宽视野,跟上省委、省政府的宏大思路,推进财政从国家直接管理经济的工具向宏观调控的手段转变,向立足党和国家发展事业全局、支撑国家治理活动的现代财政职能转变。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由试点先行转向全面铺开,湖北财政人将内化于心、践之于行,在大财政精神的激励和感召下,形成巨大合力,通过大财政体系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代禹斌(“楚财先声”网评团队)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