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锚定“世界级” 飞出新航迹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31日20:54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12月12日18时07分,首架由越南河内内排国际机场飞往宜昌的QW6194航班顺利降落在宜昌三峡国际机场。根据三峡机场边检站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12月12日,三峡机场国际航班累计起降672余架次,国际旅客吞吐量达10万人次,较历史最好的2019年增长68.4%,创下宜昌航空口岸自2005年开放以来年度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外籍旅客超6万人次,占比达61.1%,较2019年增长713.6%,外籍旅客占比率居全省对外开放口岸第一。

宜昌三峡国际机场是湖北省第二大国际机场和国家一类航空口岸,也是辐射"三峡城市群"和鄂西、湘西、渝东地区的重要区域性机场。自2020年以来,民航业的复苏来之不易,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我国航空运输市场持续恢复向好。随着多条国内国际航线的开通,宜昌三峡国际机场的稳步复苏和稳健发展为深入推进“枢纽赋能”战略,建设“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随着客流攀升、航线繁忙,从便捷服务群众出行角度出发,当务之急应当优化城际公共交通辐射能力,强化机场与其他交通枢纽间的联系,做好空铁衔接。从长远来看,应当尽早加强与"三峡城市群"的联系,将机场的潜在客源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客流量,拓展三峡国际机场的辐射半径。助力推进民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主干城市高效通行,周边城市有效联通。

当然,航空业作为受到国际形势冲击和政策影响最为直接的行业之一,如果地方政府能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将机场纳入经济规划和城市形象建设中去,利用航空的跨区域影响力来拓展城市知名度,必将有助于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我国民航业规模虽然稳居世界前茅,但国际竞争力仍然有限。因此,宜昌三峡国际机场作为继武汉天河机场后,湖北省第二个国际重要航空口岸和支点,对扩大对外开放门户、提高国际机场影响力、打造新兴产业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要建设好国家重要战略支撑腹地,搭建便捷高效的国际化出行通道,提升宜昌的世界影响力,离不开高级枢纽体系的建设。宜昌三峡国际机场“引客入宜”,助力宜昌快速接轨国际,吹响了宜昌迈向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集结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沛容(湖北宜昌)

责编:廖逢倩

【责任编辑:伍佳佳】